赵构一时被李纲说的语塞,心里憋着一肚子怒气无法发泄出来,李纲接着道:“如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际,宗将军守大同、太原,宗帅守汴京,这样皇上在能在南京高枕无忧,否则一旦有闪失南京不保,陛下将无立身之地”。
赵构气的脸红红的,宗氏父子都手握兵权,而且善于收买人心,这样下去朕的天下必被他们所取代,朕就不信离开他们我大宋就会灭亡。
为了铲除宗氏父子,赵构想起了一条奸计,他强颜欢笑道:若非李相公谏言,朕几乎冤枉了一员良将,朕刚登上皇位亟需要贤臣良将的辅佐,犹如久旱的禾苗需要甘霖的滋味,然而朕想返回故都汴京并将它作做为内地叛乱,外御金兵的军事重镇,奈何河南北盗匪横行,军队反叛猖獗,亟需良将征讨,众位爱卿以为何人最适合?”
赵构能如此想令李纲格外的欣慰,李纲谏言道:“河南北离汴京最近,现如今宗帅身为东京留守由他率兵征讨,定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为陛下荡平河南北的”。
赵构一听李纲中计,喜上门梢,去年赵构逃跑途径磁州时和宗泽相识,说实话他对宗泽并没有多少好感,一是户部尚书刘枫在宗泽面前遇害。
当时刘枫因为建议烧毁城外百姓的房屋,坚壁清野,遭到磁州百姓强烈反对,加上刘枫不同意留在磁州,竟然莫名其妙的当着赵构的面被百姓杀害,而宗泽作为磁州知州,又有兵在身旁,竟然毫无反应,这件事给赵构留下很深的阴影,以至于后来经常做噩梦梦道刘枫惨死的景象。。。
第二件事赵构认为宗泽动机不纯,宗泽利用当地的寺庙进行迷信活动,蛊惑百姓,牵制赵构,赵构不堪忍受其苦,二人分道扬镳。现在宗泽自从转战汴京后,收复汴京,修缮城池,安抚百姓,把守城池,消灭盘桓在京城的乱军,声名远播,这令赵构需要重新申视宗泽和评价宗泽。
宗泽现如今已经69岁,白发苍苍,老态龙钟,但十分有精神,内心对收复失地,迎回二圣充满了希望,宗泽在得到圣旨后马不停蹄的和岳飞众兄弟一起赶到南京面圣。在大殿上,宗泽跪在赵构面前,朱胜非、赵鼎、张浚都敬佩的看着宗泽,而黄潜善不停抽着鼻子,转着他那双对鸡眼,如林强敌,在黄潜善心里赵构重用宗泽意味着自己的权利得到了削弱,地位不保。
李纲近来经常听到宗泽的大名,主动向前示好,宗泽回礼道:“李丞相力主抗金,宗泽一向敬服,今日得见,三生有幸”。
“学生只会纸上谈兵,宗老相公古稀之年尚能弃文从武,收复故都,令人敬仰”李纲还礼道。李纲才45岁,而宗泽69岁,且二人都是文官出身,所以李纲在宗泽面前自称学生。。。
赵构让大家都坐下,请宗泽介绍汴京周围的贼情,据宗泽介绍,如今山东、河南、河北、溃败的军队变成盗匪,叛军横行,流寇肆虐,三者相加,不下百万之众。赵构听罢表情变得十分严峻,他深深的意识到现在还不是和这群武将决裂的时候,否则自己的江山都保不住,他反问道:“宗相公有什么良策,可以快速评叛?”
宗泽强调以目前的实力对金兵只能以放为主,对付叛军流寇则应该以招降纳判为上,毕竟他们的实力也不容小觑,只要他们愿意归顺朝廷就多一股强大的力量。
赵构以为招降纳叛不是长久之计,正在犹豫不决,李纲认为评定叛乱非宗泽不可,这和赵构的计划不谋而合,赵构当即下旨令东京所有抗金事宜,一律归宗泽调度,圈圈负责,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区的叛乱。
在太原府的宗涛,这几日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宗武的调查毫无进展,这也意味着康履之死到现在还没有头绪,据宗武所提供的消息,这群人悄无声息的隐藏起来,至于隐藏哪里山西那么大,一时片刻也找不到。
西夏的消息已经确认,太子李孝仁被软禁起来,李士凤正在聚集20万大军攻打大同府,说实话单单李士凤的20万大军宗涛并没有在意,他认为后面一定有金国在捣鬼,否则李士凤不会轻易而举的执掌军权,更没那胆量攻打大同府。
更令他捉摸不定的是南京,赵构得到康履死的消息后,竟然对他没有丝毫的责备,只是反复叮嘱他守护好太原府。
据宗涛得到的最新消息他的老爹宗泽以东京为根据地奉旨平叛,宗涛对此非常心疼,毕竟宗泽年近古稀,更应该在家颐养天年,而不是上阵杀敌。。。
南京朝堂,赵构和李纲注定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李纲所提出的十议尤其是处罚那些曾经向金投降的人,没想到赵构居然把他们全部赦免,这令李纲颜面尽失。
李纲恼羞成怒道:“陛下想用那些人,臣誓死不敢就职,老夫绝对不会和那些人同流合污,同朝为官”李纲越说越恼怒,走到一位大臣身边,逮着那名大臣就打,那位大臣慌张的高喊救命,瞬间整个朝堂都乱成一锅粥。
赵构吃了一惊,猛然起身,黄潜善拉住李纲:“李相公在陛下面前大打出手,这成何体统,难道你心里没有皇上吗?”
李纲指责赵构为什么要单独赦免那些投降金国的人,皇上既然答应十议,就要全部执行,李纲的态度十分强硬,丝毫没有让步的意思。
张浚、赵鼎这才领会到李纲凌厉的性格,他的眼里揉不进半粒沙子。
黄潜善连连冷笑,李纲和赵构发生激烈冲突这是他看过最精彩的好戏,于是决定坐山观虎斗。
赵构面带愠色,强忍不满,缓缓坐下道:“因为…因为打击面过大,如果全部论罪,朝廷无人可用”。
“泱泱大宋,地大物博,人杰地灵和谈无人可用”?站在朝堂上那些曾经向金国投降的大臣瑟瑟发抖,李纲这是要吃人的节奏。。。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