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太后从案几上取出一幅地图,"大宋立国之初,曾经请过一位异人堪舆国运。那异人说,大宋气数未全,根基不稳。"
她指着地图上几个特殊标记:"你看这些位置,分别是太医署、御膳房、太史局、钟鼓司,它们的方位恰好组成一个"困"字。"
老孙倒吸一口冷气:"这是......"
"没错,这就是大宋的命门所在。"太后的声音低沉,"那异人说,要破这个"困"局,必须在特定的时辰,同时打开四处密室中的机关。"
她停顿片刻,又道:"而天书,就记载着破解之法。"
"可是娘娘,"老孙想到一个关键问题,"为什么要等到现在?这些年......"
"因为天时未到,"太后打断他,"那异人留下预言:唯有在南唐覆灭、金匮玉函重现之时,才是破解良机。如今李煜被困,正是天意使然。"
就在这时,华安突然想到什么:"所以当年在谢府密室找到的那些文件......"
"正是赵庆搜集的线索,"太后点头,"他也在找天书。只是他不知道,真正的秘密不在书中,而在这四处机关的排列之中。"
她从袖中取出一个铜钱:"你们可知道这枚钱的来历?"
老孙仔细一看,竟是一枚开国时期的"天下太平"钱。
"这是那位异人留下的信物,"太后解释道,"他说,只要在特定时辰,将此钱放入正确位置,就能化解大宋的命运困局。"
华安若有所思:"难怪赵庆会对太后您的行踪如此上心......"
"他们只道我是李煜的支持者,要图谋不轨,"太后露出一丝苦笑,"却不知我们是在试图挽救这天下。"
她将铜钱交给老孙:"去汴京吧,找到小周,完成这最后的使命。记住,七日后的子时,就是最后的机会。"
"那李煜那边......"
"他那里有最重要的一样东西,"太后说,"一枚玉玺。那才是开启四处机关的真正钥匙。"
夜幕降临,别院中一片寂静。
老孙和华安正在收拾行装,准备连夜启程赶往汴京。太后则在书房写下最后的叮嘱。
"这封信,"太后将一封火漆封好的信笺交给老孙,"务必亲手交给李煜。"
"娘娘放心,"老孙恭敬接过,"定当完成托付。"
"其实,"太后望着窗外的月光,"你们可知李煜为何甘愿被囚禁这么多年?"
见二人不语,她继续说道:"因为他看透了一个道理:有些事,不是靠武力就能解决的。"
她起身走到墙边的一幅山水画前:"当年投降时,众人都说他懦弱。可他对我说,与其让千万百姓流离失所,不如自己忍辱负重。"
"可是娘娘,"华安忍不住问,"值得吗?"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太后转过身,目光如炬,"在那些看似懦弱的表象下,往往暗藏着最深沉的勇气。"
她拿起桌上的一盏茶,轻轻抿了一口:"就像这茶,表面平淡,却能静心明志。李煜这些年的示弱,何尝不是一种大智若愚?"
老孙若有所思:"所以他一直在等待时机......"
"不只是等待,"太后说,"更是在准备。你们以为他这些年在汴京做什么?他在研究大宋的命理,在寻找破解之法。"
她从书架上取出一本陈旧的册子:"这是他这些年偷偷记录下来的心得。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对天下苍生的关切。"
华安接过册子,翻开第一页,只见上面写着:
"观天下之势,究万物之理。非为一己之私,实为苍生之计。"
"这才是真正的仁者之心啊,"太后轻叹,"可惜世人只看到他的诗词歌赋,却不知其中的苦心孤诣。"
就在这时,院外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老孙警觉地看向窗外:"来了!"
"不必惊慌,"太后淡定地说,"是杨业派来的人。你们该动身了。"
她从怀中取出最后一件物品——一枚古朴的玉印:"这是当年那位异人留下的信物,说是要在关键时刻才能使用。现在,是时候让它重见天日了。"
夜色渐深,马蹄声越来越近。
"记住,"太后最后叮嘱道,"七日之期,你们要分头行动。老孙负责金匮室,华安去御膳房接应小周。至于太史局和钟鼓司,自有杨业的人手准备。"
她从袖中取出四块玉佩:"这是信物,到时各自交给负责之人。记住,子时一到,四处机关必须同时开启。"
"那李煜那边......"老孙欲言又止。
"自有我去。"太后的声音忽然变得柔和,"这二十年,也该有个了结了。"
华安突然想到什么:"娘娘,您说那异人留下的预言......"
"预言说,"金匮玉函,南唐北宋,命运交织,祸福相依"。"太后缓缓道来,"如今看来,一切都是天意安排。"
院外,马蹄声已至门前。一个黑衣人翻身下马,敲响了院门。
"去吧,"太后最后看了他们一眼,"记住,无论发生什么,都要相信光明终会到来。"
老孙和华安躬身告别,随着黑衣人消失在夜色中。
太后独自立在窗前,望着逐渐升起的明月。恍惚间,她仿佛又回到了二十年前的那个夜晚。
那夜,李煜在被押往汴京前,曾对她说:
"这天下,终究是百姓的天下。我们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为了还天下太平。"
她取出贴身携带的那枚"天下太平"钱,在月光下细细端详。钱面上的四个字在月光下熠熠生辉,仿佛寄托着千年的期望。
"是啊,"她轻声说,"为了天下太平......"
远处传来更夫的梆子声,惊醒了夜空中盘旋的飞鸟。这一夜,注定是个不眠之夜。因为就在七日之后,这片土地的命运,将迎来一个全新的转折。
而此时的汴京城中,御膳房的灯火依然明亮。小周正在检查最后的准备工作。她看着案上的图纸,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一切都已就绪,只待七日后的那个时辰。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