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满怀信心地继续说:“我一定会找到办法。”
太子也转头对所有人说:“只要一心为民,我不相信会走投无路。”
刘大人似乎充满无奈,但仍必须提醒太子,他苦着脸说:
“殿下,现在是生死攸关的时候,不是唱高调的时候。”
自从进殿以来,就一直为此问题与太子争论不休,吵也吵过,闹也闹过,但太子执意以一种虚无缥缈、缺乏实际操作指引的想法,来决定自己的下一步,刘大人像呻吟般、绝望地说出自己的看法。
太子轻拍刘大人的肩,要他别太过忧心;太子的爽朗、自信,跟刘大人的失落、焦虑形成强烈对比,他说:
“刘大人,相信我,这绝不是唱高调,最后的胜利一定会属于一心为民的人。”
太子坚信自己的想法是对的,他斩钉截铁地说:
“这是历史的铁律,所以我神州大陆的人才会愈来愈多,领土也愈来愈大。”
历史真的会有铁律吗?还是世事无绝对才是真的?
就算历史真有铁律存在,知道又如何?不知道又如何?
知道的人会比不知道的人,做起事来更有胜算吗?
之前十分有名的一个历史铁律就是: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但这能做为行动的依据吗?
太子是对的吗?历史真有铁律吗?
真的是一心为民的人,最后定能胜出,所以这块土地才有机会获得休养生息,孕育出愈来愈多的人吗?
就算真有这条铁律,但太子如何知道这铁律一定会应验在他身上?
太子身上似乎有一股难以言喻的乐观、自信,感染了所有人。
会不会只有真心相信历史铁律的人,历史铁律才会存在,也才会应验在他身上呢?
这样的人,会不会就是所谓的真命天子?
大家像被太子催眠了一样,全都对他投以崇拜、坚定、信任的眼神。
太子就像天神般,言行不容置疑,意志也不可动摇。
太子问大家,像前路没有任何困难、危险般:
“你们说呢?”
“臣妾相信殿下,唯殿下之命是从。”太子妃率先向太子表忠,矢志不移。
“臣女相信殿下,唯殿下之命是从。”圣女接着向太子表态,没有丝毫犹豫。
“奴才相信殿下,唯殿下之命是从。”怀忠虽说得慢,但仍铿锵有力。
太子将必胜的信念传给了大家,大家也将坚定不移的支持传给了太子,一时之间,大家热血澎湃,感觉将来必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太子激昂地说:“好,德不孤,必有邻。一定会有人选择跟我们站在一边,齐心协力让大家过上好日子。”
决断已下,箭已上弦。
大家感受到的不是压力如山,反而是一种无比的轻松。
之前的忧心、疑虑均已可放下,现在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往前冲。
开弓没有回头箭。
太子对圣女说:“这是我的令牌,妳能否帮我至刑部问问,鞑靼公主的案子查得怎么样了?有甚么情况立即告诉我。”
圣女精神抖擞地答了一声:“是。”
太子转而对刘大人说:“父皇今天曾传口谕:要我千万不可敷衍塞责,置天下苍生于不顾,凡事务必要做出决断,为我朝立下万世不拔之根基。”
太子知道刘大人并不赞成自己的决定,但还是希望能说服他,所以太子继续说:
“我相信这绝不是要我在长和宫闭门装疯。”
太子诚挚地刘大人说:“你能理解我吗?”
太子身边已一无所有,他希望刘大人能支持自己,他衷心期盼地说:
“永福宫有很多谜团,景玉跟景德都在那,你能帮我去了解一下,然后告诉她们下一步该怎么查吗?”
太子静静等候刘大人的答复。
刘大人表情肃穆,似乎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打算。
辅佐好太子,让他能成材、成器,是皇后交代自己的唯一心愿,刘大人不敢有一日或忘。
他本只是太医局的一名御医,蒙皇后不弃,负责照料太子生活起居,并尽一切可能让太子能顺利长大成人。
他是唯一知道皇后曾为太子做出多大牺牲的人。
他曾在无数的夜里辗转难眠,几次都想放弃,让太子自生自灭,但看见皇后咬紧牙、至死不悔的坚持,自己也只有强忍着眼泪,助皇后完成心愿。
随后太子受封,自己又负责筹设詹事府,协助太子理解六部、五寺、三司的职掌与运作,一步步进入权力的核心。
眼看皇后的付出如此巨大,可说斑斑血泪,自己若是不能看着太子顺利登基,定将死不瞑目。
刘大人纵使百般不同意太子的决定,但木已成舟,自己也只有舍命陪君子了,于是他勉为其难地答:
“臣……遵命。”
太子得到刘大人的允诺,感觉轻松不少,他仿佛看到母后也在对自己点头示意。
最后,太子对太子妃说:
“若儿,后宫就交给妳了,父王今晚的寿宴一定要办得风风光光。”
太子妃回以坚定的承诺,她对太子说:“殿下放心,臣妾定不辱命。”
太子满意地点了点头。目前虽只有寥寥三人跟在自己身旁,但太子却感觉有千军万马在相助。
人贵在精,不在多。
志同道合、精诚团结的寥寥数人,可能抵得上勾心斗角、互相掣肘的数十、百人。
太子充满信心,对着怀忠说:“卯时到了,走!”
太子决定走出长和宫,开展自己的一天,他问道:
“今天的第一场廷议,都有谁会参加?”
怀忠轻快地答,同样信心满满:“刑部、兵部、还有户部。”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