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未来享受盛世的人是一帮可怜的人。而如今跟着朕一起创造这个盛世的人,却是最幸福的人。”
蒙恬懵圈了,“陛下您莫不是在说笑?这怎么可能呢?享受盛世的人,怎么可能是不幸福的人呢。”扶苏哈哈大笑,“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国家有国家的气运,朝代有朝代的兴衰。这是规律。”
“起起伏伏,才是常态。”
“当一个国家达到了鼎盛的状态,这就意味着,国家未来一定会走向下坡路。衰落是必然的。生在国家鼎盛时代的人,本身就是一个悲剧,因为他会随着自己国家国力衰弱的情况,把自己的命运丢进国家命运的碎石机里,被自己切割的体无完肤。”
“战乱时代的人,没有人是幸福快乐的。”
“鼎盛时代的人,繁华好似过眼云烟,不过是须臾的功夫,他们就要经历国破山河,动荡不安。”
“而铸造盛世的人则不同了,战争刚刚结束,所有人经历长久的战乱,都有了想要稳定的想法,都想要安宁。”
“只有所有人都经历了痛苦,他们才会想着要去追求幸福和快乐。”
“只有经历了战争,他们才会做到真正的珍惜和平。”
“铸造盛世的人,才是真正幸福的人,因为国家的气运正在从最低点的状况转向高点,这时候每个人的命运,都被国家的气运承载着,被供托着。”
“站在风口上,猪都能跟着起飞。”
“原先不幸福的家庭,不幸福的人,都会跟着时代的变化,迈向更高的台阶。”
“没钱的忽然就有钱了,没房子的忽然就有房子了。没地的忽然有地了。”
“原先根本娶不到妻子的人,忽然间就有条件娶妻了。”
“你不觉得,我们这一代人看不到所谓的盛世,也是最大的幸福吗?”
蒙恬听完,莫名心里感动。
说的好有道理。
“因为我们这一代人还在走上坡路,所以我们的未来会越来越好。而所谓的大同盛世,不过是个终点,是个昙一现的景象。”
“一旦真正达到大同盛世,人们生活在快乐的国度,必然又会不思进取,必然又会滋生贪图安逸,享受富贵的贪婪之心。”
“所谓的盛世,大同世界,其实就是国家衰败的开始,朝代走向衰落的开始。”
蒙恬听着这话,忽然间就释然了。
他一直都在追求最高,追求做到最好。
但其实,他现在的状态就是最好的。没有抵达最高峰前的前夕,就是最美丽的风景。
但是很多人,他们并不能理解这其中的奥妙。
他们只会盲目的追求再多、再高、再好、再妙。其实从生了那种心开始,他们就已经走向了毁灭。
蒙恬今天和皇帝谈论的这些话,很快就像是风一样,刮遍了咸阳城。
每个人都从皇帝和蒙恬的这番对话中得到了感悟。
人们崇拜秦二世,是因为他给这个时代的人带来了全新的思想,让他们精神愉悦的思想,让他们自己武装自己的思想。
思考之后,很多人意识到了人生的真谛,所谓的明天,根本就不可靠,重要的是当下。
过去,人们忙着做什么呢。
在物质上定义,在关系上比较,人们享受物质上带给他们的优越感,而不享受物质本身。人们享受关系中的权力感,只想对他人压迫,而不考虑爱到底是什么。
比如吃牛肉,人们考虑的是吃肉这件事本身的地位优越感,因为只有达官贵人才能吃得上肉,他们吃的那叫心理优越感。
他们从不会去品尝,感受肉质。
但是这种可怕的思想,不仅仅让富贵的人变得愚蠢,也让贫穷的人变得手足无措。
原本红薯也是很香的,麦饭的营养价值也很高。
但是自从有了那种给物质赋予一种可笑的价值观后,穷人吃红薯,吃麦饭,也开始感到不安起来,觉得吃粗茶淡饭是一种很可怜的生活,饭也不香了。
红薯还是那个红薯,牛肉还是那个牛肉。
人们吃牛肉从来不好好吃牛肉,吃红薯从来不好好吃红薯。
欲望的行尸走肉,其实是这么来的。
这个世界上还有多少人,吃橘子就感受橘子的味道,吃西瓜就感受西瓜的味道。
所有人都丢失了生命的本真——感受。
只有在距离秦朝很近的年代,位居南方某处,将近百年前,有一个人做到了,做人就是最平凡,最实在……
其中真意,只可自己亲身体验啊。
等真的知道这个味道了,那就是得道了。
名为得道,实无所得。因为那些烦恼痛苦本来是就是人想出来的,把有毒的那些思维去掉,回归最本真,本来就是无所得啊。
所谓的儒释道禅宗,本质上核心精神都是一样的——“一”。
秦二世是个很有智慧的人。
聪明会让人感到自己被欺骗,但是智慧却让人感到自己被爱。
皇帝的话,让很多大臣们发自内心的佩服他,敬重他。
而百姓们,也因为秦二世的话让他们感到很安心。本来奋斗很苦,可是听到皇帝这么说后,他们释然了。
因为活在这个娑婆世界,痛苦是永远不会消失的。而相比之下,作为未来盛世的创造者,他们还是相对来说幸运的。
皇帝打破了他们对世界的虚假认知和不真实的期待,否定了所谓的永久快乐和平的理想,但是却又给他们在苦海之中好好生活的希望。
工业、手工业的发展,随着法律的完善,执法者队伍的强大,开始走上第一个高潮期。
工业革命本质上是发展生产力,而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
秦国有着最天然、最发达的生产关系基础帮助工业革命,那就是——法律。
原始的小家庭制度被冲击,无数陌生人来到一个工厂工作学习,请问保障他们权益的是什么呢——只有法律。
(本章完)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