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x3qdu.com

第874章 繁华?烟

蒙恬会说出这样的话,一点也不意外。

他本来就是师从尉缭,懂军事韬略,通晓易理;当然,他曾经跟着秦始皇,最受熏陶的就是阴阳五行之说。

秦始皇曾经最信任的男人,可以说是蒙恬了吧。

蒙恬为了秦始皇,对阴阳五行之说掌握的比相里车还要更深入。

“让女子出来做工,也许可以帮助家庭维持生计,但终究不是长久之道。”

“那你想怎么做呢?”

“臣并没有好的办法。事实上,臣担心的不是这一千个女工对未来社会秩序的冲击,而是陛下如果继续扩建工场,让所有人都在国有工厂做事,那么女子一定会脱离家庭。”

“女子离开家庭,集体去往工厂做工。丈夫也外出劳作,那么家里的孩子谁来抚育。从短期来看,发展工业似乎有利;可是从长远来看,微臣发现,所谓的手工业、乃至矿业的发展,本质上会冲击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婚姻制度,会冲击周礼,会使得我们华夏文明赖以维持的家庭分崩离析。”

“男人们都离开家去远方谋生,女人们都离开家庭去做工赚钱。”

“仿佛这一家人好像赚了很多钱,可是实际上带来的结果恐怕是夫妻离心。”

“陛下也曾经亲自上过战场,知道那些将士们前线打仗最担心的是什么事情。无非是后方不安稳,家里的妻子不愿意照顾公婆,不好好带孩子,做些出格有伤风化的事情。”

“这些事情是士兵们最为恐惧的事情,对于那些外出做工的人来说,我恐怕无论男女,都有这样的担忧。”

“原先天下有一半多的人没有办法娶到妻子,我秦国强制男女到了年纪必须结婚,这才保证我秦国的男女婚配比例在诸侯国中是最高的。”

“可是现在这种情况下,男女都能外出做工,这打破了原先赖以维持婚姻制度的村落地理地缘基础。原先大家都住在一个村社,有户籍制度和婚姻法双管齐下,保证所有的男子都能够结婚。”

蒙恬所说的,正是过去的秦国历史。

那真是一段充斥着鲜血、眼泪、委屈、心酸、禁锢、和痛苦的历史。

所有的男女一旦年纪长大,强行婚配,之后就是生孩。生孩之后,丈夫被拉走上战场,女人在家一个人养起码两个娃,照顾公公婆婆。

丈夫随时在战场上死去,刚入门的妻子则要独自面对种地、劳作,家务生计,甚至还要做各种各样的乱七八糟的事情。

而秦国,就是靠着这种手段发展起来。

成为第一强国。

几乎难以想象,在大秦帝国过去的一百年里,秦国人经受着怎样的折磨。

底层的人到底被折磨成了什么样子。

精神上的压迫,物质上的贫瘠,一年三百六十五日,风霜刀剑严相逼。

唉——

大秦的荣耀在历史上好像是烟一样,一闪而逝。

但其实,这并不是什么值得可惜的。

恰恰相反,秦国这样的国,模仿秦国这样的国,秦朝这样的朝代,模仿秦朝这样的朝代的朝代,全部都应该迎接本来就属于他们自己的命运——灭亡!

以漠视和牺牲一个国家全体百姓利益和幸福的君王,就算打造了固若金汤的城池,就算是成为了宇宙的霸主,也照样会走向灭亡。

“也就是说,陛下发展的手工业,短期来看,确实是值得发展的。但是长期来说的话,会给帝国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因为婚姻制度被冲击了,家庭的观念将会从人们的心中被淡化。”

“而一旦家庭的观念被冲淡了,到时候这个数千万人的国家还靠什么来维持基本的稳定。”

“国家如果要沦亡,首先会发生的事情就是出现怪象,男人们都没有办法娶到妻子传宗接代,女人们都去做别人的小妾,甚至是富贵人的奴婢,也不愿意嫁给底层的穷人。”

“一个男人不费吹灰之力得到九个女人,而剩下的九个男人单身,追求一个女人。那么剩下的那一个女人,就会想尽一切办法提高自己的身价,玩弄剩下的九个男人。”

扶苏听着这缜密的分析,总觉得这话好像在哪里听过。

“你说的确实不错。那么发生这种事情的根源在哪里呢?还不就是国人和国人之间贫穷和富裕的差距被拉得太大了。”

“穷人太过贫穷,而富裕的人拥有几辈子都不完的钱。”

“发展工业,肯定会充斥男女婚姻,肯定会对家庭产生不好的影响。这是个艰难的过程。如果说惧怕未来发生这些事,就去停止发展工业,那这就是因噎废食。”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发展工业、发展手工业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贫富分化大的问题。”

“只要我们未来能够不忘本,始终记得当初制定发展手工业、工业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大同,让所有人都不因为物质发愁,那么那个时候,人们之间的关系就会最大和谐化。”

“婚姻制度有了物质作为保障,这样才能持久。而家庭也才能真正的稳固。”

“否则,国家贫困,人们心思不在保卫国家上。人们因为贫富差距大,互相仇恨,内心深处充满了对这个世界的怨恨,看到他人幸福快乐就想毁灭他人。”

“在这种情况下,所谓的婚姻才是真正的压迫。”

“为了实现真正的家庭稳定,社会和谐,就必须提高社会生产力,将物资供给的事情做到极致。不如此,婚姻制度便无法被真正保障。”

“婚姻制度都不能被保障,还谈什么夫妻和睦,家庭幸福呢。”

蒙恬听着,半信半疑。说实话,他方才的论述,有很多都是从自己弟弟蒙毅那里学来的。

蒙毅经常在咸阳,和扶苏相处的时间更久,更能理解扶苏的思想。

蒙恬则常年打仗,他确实感受到了战士们的不容易,所以他能站在很高的高度上思考问题,但是他却给不出个更好的方案来。

当初大秦帝国刚刚一统,所有人面临的情况就是对于这个庞大的帝国感到手足无措,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帝国的高层都很迷茫。

而帝国的最高领导人——嬴政,当他失去了六国这个最大的对手后,开始走向昏聩。

帝国一度没有什么发展方向。

直到二世继位,提出发展科技、发展工业,重新探索物质界,发展学术文化,制造科技发明。

帝国这才有了动力继续前进。

“可是,到了什么时候,我们才能看到社会上的物质资源丰沛到了最大程度呢?什么时候我们才能看到天下大同呢。”

蒙恬可看不到大秦帝国的未来。

“肯定不在朕活着的时候。”

秦二世十分轻松地回答着。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