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月余,云溪山一切准备妥当,随着杨家遣来接人的管事一起出发了。
杨静华许久未出行了,她想借机看看外面可有变化,一行人走得便慢了。
走走停停,有时还会特意在城内闲逛几日,并不急着赶路。
原本半月的行程,走了两月整,但无人敢催促。
期间杨家迟迟未见人,还派人来接应,都被跟着的管事打发回去了。
管事生怕搅了杨静华的兴致,回头家主怪罪他办事不力。
前两年,杨家换了家主,现任家主是杨静华的长兄,不过族长依然是她阿爷。
杨静华本以为不会近乡情怯,毕竟这一路都是自在闲适的,可人的心总比自己预想的更诚实。
当看见兄长亲自来城外迎她,她内心一下慌乱了不少。
岁岁催人老啊。
她阿兄两鬓染霜,早已不是当初意气风发的少年郎,不知道她阿爷阿娘又变成了何种模样。
“阿蓁,兄长来迎你了。”
闻言,杨静华在车厢内与骑在马上的兄长,相视一笑。
这么多年,虽然他们没有见过面,但云溪山发生的一切,杨家都是知道的。
包括杨静华抚养了一个孩子,不让她姓杨,包括这个孩子已经去世。
但他们能通过忠心的奴仆知道一切,却不敢真正去云溪山打搅杨静华,至多是通些书信。
因为当年杨静华提出要去云溪山,其实隐隐有要和家族割裂的趋势。
这自然是没人同意的,他们只能当不知,于是双方巧妙维持着平衡。
你可以知道我的一切,但请你别来干涉我。
你维持着杨家女的体面,我只当不知你的叛逆。
所以,当杨家知道杨静华愿意回族地,他们太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了,所以她兄长才会激动到直接出城来迎人。
他们是亲人,不是仇人啊。
等到归家,见到阿爷阿娘热泪盈眶的望着她,杨静华是真的释怀了。
爱是束缚,可这束缚是因为世道如此。
人首先是被世道束缚的,她阿爷阿娘也不例外。
杨静华记得姜灵川问过她,如果她不是杨家女,会有怎样的人生。
杨静华当时回答到,定是糊涂不由己的一生,现今起码是不糊涂的。
为着这不糊涂,为着她阿爷阿娘的爱意,杨静华真正放下了。
杨家一众亲人相聚后,她阿娘带她回了她幼时住过的小院。
见她似乎忘了,跟她介绍起院子的角角落落,说她幼时如何如何。
杨静华是真的忘了,这院子她只在五岁前住过,之后就一直在东临郡了。
她阿娘见她没有谈兴,就挥退了婢女,牵着她进屋。
“蓁儿,这些年你受苦了。”
“阿娘,不苦的。原先是有些孤寂,但后来遇到灵川,就圆满了。阿娘,她是个好孩子,助我良多。”
杨静华的阿娘,听完她说的话,笑着哭了出来。
“阿娘知道,蓁儿,阿娘知道。你和那孩子,都是好的。”
她是真心疼自己的女儿,二十七年前送走亲生女儿,如今又送走了一手教养大的孩子。
她不知道她的蓁儿是怎么过来的,换做她,哪怕一次就是痛彻心扉了。
“阿娘,之后我还是要回云溪山的,这次只是为了看看你和阿爷。”
杨静华等她阿娘缓了情绪,就提了回来的目的,她不想他们误会,她是不会在族地久待的。
老夫人是个坚强的,见女儿不愿意多谈过往,也不勉强。
“蓁儿,你愿意回来就够了,我和你阿爷都懂得。你安心在那,有我们呢。等我和你阿爷去了,你兄长也会多看顾云溪山的。”
老夫人也是女子,她比丈夫和儿子更懂得女儿内心的“叛逆”。
她的女儿从来都是心善的,即使这些年被“困”在云溪山,她也不曾怨怼过。
他们何尝不想真正放女儿远走呢?
但,哪这般容易,偌大的一族,太多人看着了。
他们能做的只有这些了。
杨静华知道她阿娘是默许她今后不葬在族地了。
只有她阿爷阿娘同意,她才能确保自己死后能葬在云溪山。
她很是松了口气,她不想死后反而要世世受族人的香火供奉。
这会是她和父母的最后一次相聚,所以即使目的达到,杨静华也没有仓促离开。
她留在族地陪伴了阿爷阿娘一整年,算是同姜灵川学习吧,这样以后不会有遗憾。
第二年,拒绝了兄长的挽留,辞别了父母,杨静华带着云溪山一行人又回去了。
此后,她再也没有离开过云溪山,一直与女儿和姜灵川为伴。
在她死后,杨家没有将云溪山收回,竹枝和田庄的后人们一直守着她们,守着云溪山。
如此,她们的人生当算真正无憾的。
(完)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