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x3qdu.com

次日的清晨,项羽携当阳君蒲将军、九江王英布等将军,皆穿着一种奇异的服装,在军营之中招摇过市,最后来到了秦卒的地盘。

之所以叫奇异,乃是衣服的材质皆为葛布粗衣,虽是戎装款式,里面却鼓囊囊的塞着什么东西。

尤其是项羽的衣服,除袖口领口和下摆处以麻线缝合外,衣料上还纵横交错了不同的线条,看起来像是现代的被芯。

这是虞婉的手笔,针法算不上好看,虞婉穿越之前也不是哪的贤惠人,一个打工仔上班族罢了,只能说连夜赶出来的东西,挺像那么回事。

这种衣服,就是虞婉的解决办法。

两件衣服中间,填充了芦花、秸秆、草料等物,有什么用什么,塞满以后固定住就行。

虞婉当然不是神仙,也没有系统,并不能凭空变出来御寒的冬衣。

这个办法是虞婉小时候听爷爷讲的:

那时候家里穷,家家户户都穷。有几年,和老大哥撕破了脸,断了交,老大哥要求还债。老大哥那时候自然是感激的,虽然这个时候还债有点不厚道,但是老大哥毕竟是让国家工业用十年时间完成了百年的腾飞。爷爷说起那时候,也说不上是气愤多一些还是无奈多一些,当时还债的时候,苹果都要用圈量,掉下去的才是自己能留下的,大苹果都要运给老大哥抵债。

那时候还恰逢自然灾害,天灾加上人祸,山上的树皮都能啃秃噜了,老鼠都被抓的绝迹了。那几年的冬天自然也不是那么好过的,那时候本来就有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说法的,而且还是越穷越光荣,谁家也没多的棉花。所以那时候过冬,除了旧棉花以外,就是各种发挥人民的智慧的时候了,在衣服里面塞报纸的,塞秸秆的,塞稻草的,有什么用什么,总算是挨了过去。

眼下的情况和爷爷说的那时候,差不多是一模一样,这个时代,一粒棉籽都找不到,人们过冬都指着动物的毛皮御寒,穷人直接用兔皮、狗皮等物做衣,富人用珍贵的狐皮等物拼接为裘御寒。

还有更穷的人呢,哪怕是到了已经有棉花的唐代,还有诗曰:“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用不起毛皮的人,就用命去挨,挺过去就活,挺不过去是命。

然而平民可以躲在屋子里烧火取暖,士卒却不行,士卒是一种户外职业,几万几十万的人一起挺着,根本不现实,所以毛皮在这个时代不仅是很硬挺的通行货币和等价物,更是一种战略军需。

如果只是衣服里塞秸秆这样,这也只能算是一个无奈的办法,并不能称作为计。

只见项羽在秦卒之中转悠了半天,引得秦卒都觉得这帮子大佬莫名其妙。

而后,数名楚卒抬了军鼓也走到了这块,一个小小的身影穿着同样的奇怪的衣服,跟在后头。

兀的鼓声大作,一声一声的有节奏的鼓点放佛带着蛊惑人心的力量,敲在众人心头,那个小小的身影喊道:“岂曰无衣!”

而后数名打鼓的楚卒也跟着鼓点齐声喊道:“岂曰无衣!”

众人齐齐看去。

是虞婉。

项羽也看到了,会意,按照事先的约定,当场拿剑割破了外衣,衣服里夹着的豆杆和枯叶洒落一地,而后举剑高呼:“岂曰无衣!”

身后的数名将领也跟着照做,“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

也不知是哪个秦卒被触动了神经,跟着小声的念了起来,“王于兴师……”

然后三三两两的人也跟着念了起来,“修我戈矛……”

越来越多的秦卒加入了进来,“与子同仇……”

霎时间,似乎是几十万秦人一起呐喊:“岂曰无衣!”

“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

“……”

项羽的眼睛有点红,看着不远处那个小小的身影,根本想不到,往日里那个后宅不问世事仿佛不食人间烟火的仙界中人的那个解语花,居然有勇气冲到营啸的近前大喊“大王留人”,居然有这样的心思解决这样大的难题。

项羽身后的章邯眼睛也有点红,想到自临危受命起,组建骊山刑徒军,用一群囚徒一路打的各路叛军哭爹喊娘,终成百炼精兵,而成为大秦之国柱,统领四方王师……想到前不久因战败一次,被宦官赵高和前皇帝胡亥下旨杀头,以外的功劳苦劳通通抹杀,主将皆斩,军卒全部断供,竟是要上下将士赶尽杀绝,不得已只能怒而降楚……想到降楚以来,受到的种种不公,今日死两万,明日死三万,一度被视为楚之走狗:秦奸章邯,秦奸司马欣,秦奸董翳……

今日终有活路了……

虞婉也有想哭的冲动,终于做成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