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x3qdu.com

他们当中不少人也就不由得暗想,这火器买卖要是继续由我们沿海大户来走私多好!

但他们现在也只能想想,同时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朝廷会因此赚取越来越多的海贸收入。“我们现在已经不是已经呼吁开海了吗?”

“不仅仅是我们闽地的官员,浙地和两广的都已经开始呼吁开海。”

大理寺少卿黄绾这时倒先开了口,说了几句自己这边也已经转变态度的话。

光禄寺少卿林希元跟着叹息说:“话是这么说,但只是太晚了,主张开海的反而是小官多,真正执政的重臣反而都力主禁海了。”

接着。

林希元又对林俊说道:“不过,阁老不必太过忧心,虽然现在朝廷还是禁海,但力主开海的声音还是越来越大的,在乡梓,许多士人也开始在乡绅贤达的呼吁下,向朝廷请愿开海!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朝廷会开海的!”

黄绾跟着颔首:“正是,陛下有德,爱民如子,又欲成尧舜之治,而有富民之心,定不会只让我们沿海无地小民只能靠务工谋生,也不会真让我们沿海大户失去海利后就只能兼并土地,迟早会驰禁的!只是现在,朝中执政贪恋海贸之利独属于朝廷后所带来的巨额收益,想看着国帑年年剧增,而让千秋万代之后的人能看见他们多么理财有方,所以才不在乎我们沿海士民的死活,而只想让朝廷控制海贸,独取其利。”

林希元跟着颔首:“没错,要不然,陛下也不会允许呼吁开海的声音在朝野甚嚣尘上!”

“只要我们这些沿海大户都达成一致,放弃独得海贸之利,愿意只在陛下的恩准下只拿陛下恩赐给我们的那一份利,相信陛下就会愿意开海的。”

“你们明白就好,只可惜,我可能等不到这一天了。”

林俊说着就猛烈咳嗽起来,脸色也越发苍白。

最近,他越发感到身体不如以前,之前参加廷议也是强撑着参加的。

现在,开海的事没有成,林俊心情越发沮丧,自然也病情发作的更加厉害。

“父亲!”

林俊之子林达见状,忙扶着林俊躺到了榻上,且急忙又去请郎中来。

而林希元和黄绾等也一脸关心地凑到近前来。

“宗贤、懋贞!”

林俊这里则有气无力地主动唤了黄绾和林希元一声。

黄绾和林希元皆拱手而答:“晚生在!”

林俊则继续说道:“一定要促成开海事!趁着今上乃真爱民的仁善之君!”

林俊说完就越发气喘,脸色也渐渐蜡黄,竟在当晚直接病逝于家中。

林家人自然忙向宫中报了丧。

林达也请旨准他辞官扶柩归乡。

朱厚熜闻知此讯后,不胜唏嘘。

虽说林俊一开始是护礼派,但到底在大是大非面前没有选择错,也配合自己给了闽地企图吞没东莱金矿的大户们致命一击,还最先倡导开海。

只是时过境迁,沿海大户不是谁都像他一样能看得长远,大多目光浅陋,也就在他主张开海的时候,还依旧跟着说要禁海,才让他显得孤掌难鸣。

现在林俊去世,无疑意味着沿海大户里,又少了一个明白人。

不过,朱厚熜知道,林俊也没有白倡导开海那么久,毕竟眼下在他的影响下,主张开海的声音越来越大。

只是禁海派还掌控着朝廷,朱厚熜也还需要禁海派的支持,达到完成经济改良和对外建立足够霸权的目的。

因为现在直接开海,能出海的就只会是大户出海,而这些大户出海后,也会因为朝廷在国外的统治力不够强,便只会在海外勾结外夷奴役出海的本国小民,不会真的能造福国民。

朱厚熜可是很清楚本国大户出海经商的尿性的,由于贫富差距大导致本国百姓不富裕又勤劳,因而他们奴役外夷根本就没有动力,但他们在外奴役本国同胞的动力就很大。

所以,朱厚熜需要先以国家力量在外面建立起足够霸权,也需要让百姓整体富足一些,民智提高一些后,才能开海,这样大户和小户百姓在出海后,大户才会因为顾忌朝廷威权与国内物议,而不敢过分在海外奴役小民。

对于林俊的去世,朱厚熜还是象征性的辍朝一日,以示哀婉,且令礼部议追谥,令吏部议追赠,自然也允准了林达扶柩归乡的请求。

尽管林俊是抱着遗憾而死,但因为他是护礼派,又在最先提出开海,现在沿海大户出身的许多官员也都改变了态度,开始支持开海,所以在林达扶其父灵柩归乡的时候,朝中还是有很多官员来送别的。

场面倒也隆重。

而林俊的去世,也让沉疴在身的王鏊不禁大恸,且也让人抬着来到朝阳门外,远远地目送了林俊一程。

他和林俊都属于成化年间的进士,也是多年的好友,只是各自后来的政治选择不同。

林俊虽然抱着遗憾而去,但依旧得到了天下士人之望。

而他王鏊因为不想陛下再亲自下场掀桌子,对大臣制造更恐怖的氛围,而选择了自己来掀桌子,不再官官相护,让清流文官之间不敢在随意奔走行雅贿之事,也就大失士人之望。

同时,王鏊作为御书房大臣,还在明知越来越多的大户开始主张开海时,不肯为大户说话,反而只为讨好皇帝增加国帑,继续支持禁海,自然更加失天下士人之望。

这也就使得他王鏊现在门可罗雀,即便皇帝都常派内臣带太医来看他,但士人来看他的却很少。

所以,王鏊在送别林俊时,也就不禁对自己女婿徐缙叹息说:“四朝老臣又走了一个,我也恐难以久活,只是不知你扶我归乡时,能有多少人来送。”

“岳翁不用担心,以小婿愚见,陛下当不会让您老百年之后太冷清的。”

徐缙这里安慰起王鏊来。(本章完)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