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先生,此话休要再说。”
“四十年来杨先生呕心沥血为国为民,大家都是看在眼里,先帝信任于你,朕自然也是信任于你。
要是杨先生有些累了,大可以在家休息几天,朕皆是许可。”
朱祁镇劝慰道。
这个时候就连一直都希望杨士奇快点混蛋的王振也是按耐住了心中的躁动。
没有插言。
杨士奇可以主动的走,可以顺着潮流的走,甚至可以逼着他走。
但就是不能在明面上赶着他走。
这是一个历经五朝,于内阁四朝,为了老朱家的天下竭尽全力几十年的老臣最后的体面。
皇帝也得顾及!
“此事不必再说了,朕让你安心的待着,你就安稳的待着。老与不老朕能看得清,群臣也能看得清。”
“若是无事便退下吧。”
“邝埜留下。”
朱祁镇不容反驳,坚决的把杨士奇的事情定下。
他有他的考虑。
虽然他也讨厌这个垂垂老矣的阁老。
但是说到底杨士奇也不该就这样的离开。
要不然今后还能有谁愿意为他们朱家卖命。
连四朝元老都能赶得这么决绝的朝廷,让天下士子何来的归属感。
杨士奇走了。
匆匆一瞥下,邝埜竟然发现杨士奇浑浊的眼睛中含着泪水。
邝埜没敢再看。
他怕自己也被带进了杨士奇的情绪当中。
几人都退了出去。
最终东阁就剩下了朱祁镇和邝埜君臣二人。
“邝爱卿,之前朕本以为你会上请功的折子,但是好像事出朕的意料啊。
说说吧,你想要什么赏赐?”
“圣上,此时本就是因兵部监察不严而起的,臣作为兵部右侍郎又有何脸面去要赏赐?
但是与我共同办案的工部虞衡清吏司郎中秦致和都察院御史林仪在此案中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他们理应值得赏赐。”
“他们朕自有安排,只是邝爱卿你已为兵部右侍郎,让朕很是为难啊。”
“臣为圣上办事从不求加官进爵,只是一心为了朝廷,为了大明江山能够万年。”
邝埜说了句漂亮的场面话。
他心里清楚皇帝为难什么。
自己已经是兵部右侍郎,正三品的官职。
而自己所办之事虽是惊人,但也没到能加封的程度,只能在官职或是钱财上找补。
可是朝廷上能让他在上一步的官职都未空缺。
所以邝埜属于是升无可升。
“邝爱卿能怀有这种想法,朕甚至欣慰。
朝堂上若都能像邝爱卿这种谦卑稳重,朕也能放心许多。”
“或许朝堂之上有些心术不正之徒,但是多数朝公还是心向朝廷,为国为民。”
邝埜深知此时不能顺着说下去,要不然这话传出去,今后的他将会成为众人的眼中钉。
为官之道。
永远不要贬低别人,抬高自己。
即使是别人对自己说的。
也不要应下!
朱祁镇点点头,不置可否。
“既然如此,朕心中也有数了。要是无事你也退下吧。”
“圣上,臣……想为一人请功。”
“呵,邝爱卿不为自己请功,倒是想为别人请功。”
“说吧,谁?”
“锦衣卫百户虞大!”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