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x3qdu.com

“邓肃,邓志宏。”邓肃拱拱手。

抗金名臣李纲?诗讽花石纲的谏官邓肃,名人啊,李应瞅着这两位不在秀州华亭吗,原属于江苏无锡后改为杭州,跑山东作甚?

“李应,本地人氏,尚无字号,这位是我胞弟,李静。”李应拱手回礼。

“我见两位气度不凡,又是家门,何不一同饮酒一番?”李纲微笑道,很有亲和力。

“正有此意,城内有家酒楼不错,号醉仙,两位同往。”

“哈哈哈,同往。”李纲颇为开朗,善交友,邓肃就比较冷性子只是点点头跟上。

酒过三巡,双方都是文人墨客。也算比较相谈甚欢,李应问出疑惑,“两位秀州人氏,怎跑到郓州赶考?”

“哎,李兄有所不知,那朱冲,朱勔父子得蔡京赏识,开设应奉局,如今江南,两浙一带民不聊生,官场也是贪污腐败,没有出头日啊。”

说着,李纲本是小酌,也不由气愤得大饮一口,其余三人皆陪饮。

李应看着眼前,吃酒买醉,恨不不能手刃奸贼的宋朝民族英雄,也是颇为感慨。

“怪不得,那朱冲父子已经嚣张到如此地步了吗?”

“只怕更甚。”李纲摇摇头,“不说那些,今日两位兄台考得如何?”

“也就那样,会的填上,不会瞎琢磨呗。”

“哈哈哈,真性情,听说今年四书五经和时论还算好,只是这诗词居然若是写得好,会被御承给官家。”

“噢竟有此事。”

“小道消息,不知真假,不过近日买诗之人多了不少。”邓肃点点头。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买来的终究不合时宜。”李应笑着摇摇头。

“说得不错,哈哈哈,当浮一大白。”李纲举杯,心情似乎好不少。

此时,贡院内,诸多考官批改考卷,名字已被糊上也不知道个你我他,只能看看字迹。

多是摇头,偶尔觉得先贤名句理解不错,画上记号给更上一级考官评价。

“冯大人,请这三篇,该如何定级?”

冯澥抬头,三位考官举着三张考卷示意。

“怎么,都是满分不成?”冯澥不太在意,答案虽然有几题不唯一,但都是有标准的,也不怕凭情感错改。

“正是。这三篇的答案皆是上上,基础十分扎实。”

冯澥接过定眼几番扫视,果真如此。

“那便以书法论高低。”冯澥评上自己的打分。

“是。”三人齐声答应。

接下来,还没休息一天,便准备第二次考试。

又是熟悉的角落,又是熟悉的逼仄。

李应翻开题目,果然是诗词,不知道是不是有比较情节,宋朝为了让自己比得上唐朝,不仅大力推崇词句成为宋词特色,还要自己的诗句也不能落后。

因此,大宋的文人,基本都是诗词皆可信手拈来,除了曲儿,目前的发展比较幼雏。

第一题便是律诗,以情思为题,李应有些打脑壳,有时候喷皇帝也是有原因的,自己看看一天天在干嘛,考试题出这个。

要念给谁听嘛,李师师已经是自己丫鬟了,难不成是赵元奴,王仲端?

不知道这个赵佶在搞什么,不务正业,收集诗词,取悦相好,活该被灭。

摇摇头,算了还是正事要紧,既然有可能会出现在赵佶面前,就不能糊弄了,本来打算自己随便写几首打油诗就是。

得做回文抄公,动用未来才子的诗句了。

不过情爱还很出名的律诗,李应扫视半天,貌似南宋大多都是词,律诗很少。

明朝也有,大多是女子写得更柔情,至于清算了,不够传世,哎差点忘了元朝这首。

唐温如的题龙阳县青草湖,也有的说是晚唐的没明确记载,应该没有偏题吧。

管他呢,李应舔舔毫尖,提笔写下,西风吹老洞庭波……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