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x3qdu.com

没有兵权,这么搞是在找死。

有没有发动一次玄武门之变的武力,有没有在面临最糟糕的局面时依靠绝对优势的武力来翻盘,才是关键中的关键!

如今看似风平浪静,实在局势早已逆转。

掌握了御马监三大营的李世民已经掌握了足够的武力,足以彻底毁灭京师内的魑魅魍魉,而且李世民又得到了天启皇帝朱由校的全力支持,陆文昭这个人,就可以启用了。

但,启用并不是瞎用。

李世民对于自己看好的人,都会给予一次机会,去当个代理官职。

如果做的好,就转正,如果做不好,那就只能换人。

陆文昭也是一样。

接到李世民传唤的陆文昭急匆匆赶来李世民的信王府,听候李世民的差遣。

传说中的修罗战场,对于陆文昭而言,并无更深的感触。

但是,萨尔浒之战中,西路军和八旗兵修罗战场,陆文昭却无法视而不见。

史书上记载的西路军,全军覆没。这是规模以上的说法,有少数几个幸运儿活下来,很正常。

沈炼和陆文昭便是其中之一。

当时还是西路军中小兵的沈炼,救下了杜总兵麾下守备陆文昭。

但,剩下的士兵,已经死的不能再死了。

陆文昭说,几万条人命,割草一般就没了。这是陆文昭的悲悯之心。

传说中的修罗战场,他们没见过,但眼下的尸横遍野,他们记在了心上。

这场战役,成了大时代背景,而亲历了战场生死的沈炼和陆文昭,也因此改变了小人物的价值观与未来命运。

也是因为这场战役,奠定了数年后,逃离这兵戎相见的厮杀战场的他们,将面临着来自朝廷上的权力博弈。

那一刻,他们还是小人物。这修罗战场,怕是谁也走不出去。

要想不这么死,就得换个活法。

在这几年里,魏忠贤当权,宦官权势滔天,水灾、流寇、民变、后金威慑等外患不断,而内部自从东厂将东林党成功压制,朝堂之上变成了魏忠贤的一言堂。

这是极为复杂且艰难的局面,但,年轻无脑的朱由检,以为只要杀了魏忠贤,一切就都会好起来的。

这一思想很容易成为政治信仰,让陆文昭以及师妹丁白缨等人信服并无条件的追随朱由检。

本质上来说,陆文昭并没有错。

面对萨尔浒战役丧命的数万将士,陆文昭更多的是心痛,然后是对命运的怀疑。

因为知道生命的珍贵,他才会对朝堂之上魏忠贤的阉党专权、草菅人命痛恨至极。

不同于仇恨宣泄,他的目标并非杀死一个魏忠贤,而是从根源上改变朝堂的格局。

面对这样的局面,又有谁不想做出改变呢?何况自己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疲惫已极的一生,本来也没有太多指望了。

陆文昭便就此皈依了。这个结束魏忠贤统治的想法彻底占据了他,成为后半生唯一的意义,成为他废弃人生的曙光,绝望之心的救赎。

这本该是中二青年热衷的东西,他们年少轻狂,一腔热血,爱恨分明,又无上进之阶。他们可以粪土万户侯,赢得起也输得起。陆文昭则不然,他疲惫半生,又不甘做修罗场的困兽之斗。但也惟其如此,对于杀掉魏忠贤的这根救命稻草,抓得却更死。

这唯一的选择反过来令他的皈依更加决绝,更加没有回寰余地。

那么陆文昭都干了什么呢?

百战归来,一心伏小,在官场上左右逢源,媚上凌下。对下摆得起官威,对上放得下脸面。

他可以花二百两银子孝敬上司,就为在魏忠贤钓鱼的时候站一边伺候着。

机会来的时候,可以当众直接跳水,帮魏忠贤捡鱼。

所谓趋炎附势,吮痈舐痔,也不过如此了吧?

魏忠贤对陆文昭的态度就是四个字,不屑一顾。

一开始,他没注意到后面那是个什么玩意,谁捧鱼篓子跟他就没啥关系。

当有鱼上钩,陆文昭小心翼翼又胆大包天的开始他的表演的时候,魏忠贤意识到,又是一个要官找靠山的来了。

魏忠贤也不跟陆文昭废话,要什么,说吧。

陆文昭鼓起勇气提出投靠,赏个差事。

魏忠贤是不屑的,收复辽东,驱逐建奴,你行么?

陆文昭清楚自己打仗的本事不行,没敢答应下来。

魏忠贤又问,山东民变,平定流寇,你行么你?

别的地方的流寇,陆文昭觉得自己是收拾的了的,可是山东么,呵呵,衍圣公府的水有多深,怕是不好说的,一个不好,直接就领盒饭了。

所以陆文昭也没法答应下来。

最后,魏忠贤说,那你去找三条腿的金蟾吧。

陆文昭反应是窃喜。

按照魏忠贤的视角,这就是投靠讨官的三孙子,而且,老太监的儿子孙子一大堆,岸上就站了几十个,多他一个不多,缺他一个也不少。

既然来了,给你个空头差事,接纳你了,有没完全接纳,就这么个意思。

按陆文昭的视角,他的目的达到了,又没完全达到。混进了魏忠贤的圈子,又没完全混进去。

当他和东厂公公打哈哈,被对方直接抢白,也仍然是唾面自干,浑身上下看不到一块硬骨头。

因此,他才急于改变自己的命运,作为小人物,他深知在权力交错的朝廷,想要引发变局,需要有势力依靠。

所以,陆文昭听命于朱由检,其实是陆文昭实现个人抱负的一步险棋。

为何是险棋?

因为,陆文昭在修罗战场中走出来,内心太渴望改变这草芥一般的命运,但他忽略了一点:

并非沙场杀伐才是战场,而看不见兵器的朝堂之上就是最安全。

战场生还下来的陆文昭,对自己的命运始终不甘屈服,为了改变命运,他可以放弃很多东西。

情义、气节,原来早就被陆文昭丢的一干二净。

这点念想,也就是“成为信王党羽,除掉魏忠贤改朝换代”这一伟大目标,对陆文昭而言,就是对人生的救赎,也是他逃脱修罗场的唯一路径。

正因为如此,陆文昭可以听命他人,可以卑躬屈膝,总是笑脸相迎,去巴结他人。

对他而言,只要能完成心中的理想,做这些事又有何妨。

可惜,朱由检是个废物,陆文昭就注定了悲剧的命运。

好在,这朱由检和李世民灵魂互换,就只能让李世民来处理他留下的烂摊子。

所以在李世民看来,陆文昭这个人可以用着试试,不行就只能换人。

“陆文昭,皇兄要重新设立西厂,彻查火药厂大爆炸一案。

你为寡人办事,也有一段时间了,所以寡人就向皇兄举荐了你,由你来出任这西厂代理提督。

若是此案查的好,这代理二字,就可以取掉了,你就是正式的西厂提督。

可若是此案查不清楚,那只能说明你能力不行,西厂提督得另寻他人。

如此,你可有信心啊?”

陆文昭知道自己苦苦等待的机会来了,这种机会,恐怕一生也只会有一次,抓住了,便是鲤鱼跳龙门,抓不住,自己就还是那个朝不保夕的人。

“有,我陆文昭定然不负信王殿下。”陆文昭猛然跪下来接受了李世民发布的任务。

李世民将陆文昭扶起,以表示尊重,随后挥挥手,侍从们就端过来两个盘子。

“这个盘子里的一百两金子,是你忠心办事的回报。这个盘子里面的银票,是西厂启动的资金。你久在锦衣卫里面,对锦衣卫里面的人想来也比较熟悉,哪些人能办事,哪些人是饭桶,想必你是分的清楚的。

对于这些能办事的人,我是不吝啬于赏赐的,给他们官升一级,薪俸比锦衣卫多一倍,事情办的好,还有赏赐,

去把这些能办事人的吸纳进西厂,然后你就去追查火药厂大爆炸一案。

至于魏忠贤让你找的什么三条腿的金蟾做药引子的差事,我在皇兄那里帮你推掉了,魏忠贤那里我也打过招呼了,他不敢明面上给你使绊子,但是私底下的小动作一定不会少,你要做的,便是把这些麻烦都解决掉。”

李世民说着,将自己的信王腰牌交给了他。

“把这个拿好,遇到解决不了的麻烦,就报我的名字,如果还是不能解决,我便亲自去和他们说清楚。但是你要尽快的将西厂组建起来,越快越好。”

接过李世民的腰牌,陆文昭信心十足。

“臣谢大王隆恩,我一定将此案查个水落石出。”

对于陆文昭来说,实现人生理想和人生抱负似乎就在眼前。

只要做好了,有钱,有权,有欣赏自己的上司,这可真是换了个活法。

这种感觉很好!

斗志满满的陆文昭回去就开始组建西厂的班底,主要人员从锦衣卫的下层人员里面抽调。

出于某些不可以说,不可以问,更不可以知道的原因,锦衣卫的下层实际上才是真正在干活的人。

反而是中上层么,便只有呵呵二字了。

陆文昭在锦衣卫混了这么几年,对于里面的弯弯绕绕自然是清清楚楚的。

于是也没有选择任何一个千户以上的锦衣卫,主要便是在百户和以下做选择。

靳一川,裴纶,卢剑星,沈炼等等。

这些老实人的脑袋可能不算太聪明,但是干些脏活累活,倒是完全可行。

在陆文昭的官升一级,薪俸比锦衣卫多一倍,事情办的好,还有赏赐,这些赤裸裸的诱惑直接晃瞎了这些人的眼睛,高高兴兴的跟着陆文昭就走了。

老实人走了,活还得干,不是新招人,便是他们这些老油条去干,这简直太难受了。

所以锦衣卫自然是不想放人的,可惜陆文昭拿出天启皇帝朱由校赐给李世民的那副字“先斩后奏,皇权特许”,问他们是不是对天启皇帝朱由校有意见的时候,所有人都成了哑巴,只能恼怒的看着陆文昭带走了锦衣卫的老实人们。

如果说要组建西厂,这些人倒是可以去充当特务,可要是去查火药厂大爆炸的大案,就太难为陆文昭了。

但是李世民说了,办成这件事,陆文昭就可以把代理两个字给拿掉,这对于陆文昭来说,是无法抗拒的诱惑。

正在踌躇之间,陆文昭忽然想起了一个人,他或许能找出来真相。

......

保留特务机构和情报部门是有必要的,东厂和锦衣卫都不可用的时候,组建西厂就是明智之举。

世民陛下绕开原有部门,组建新的部门,随后直接替换删除原有部门,这一套流程堪称行云流水,为后来一系列改革家提供了良好的模版,可以说是完美的创举。

战争战争,打的就是信息,料敌于先,才是致胜的良策。

可惜世民陛下的军事能力实在太强,以至于掩盖了他作为改革家的光辉。

------《旧明书》

世民皇帝就是一个封建皇帝,西厂就是一个针对读书人的,臭名昭著的邪恶特务机构。

可以说就是这个特务机构帮着世民皇帝取消了读书人的特权,真是罪大恶极。

------《新明书》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