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x3qdu.com

见杨太尉对李成、董平,跟家奴一般的呵斥。

这俩也是跟家奴一般,表现的俯首帖耳。

岳飞心里的苦涩也加重了不少,这俩匪首算是能战敢战之人。

如今有了充足的人马器械,能奈何这俩匪首的将领,江南之地可不多。

再想想杨太尉是如何称呼韩世忠韩太尉的,岳飞苦涩之中还带着疑惑。

这位杨太尉对自己,好像格外的青眼相加。

对于岳飞的想法,杨博自然不清楚,但是对韩世忠的表现,他这边也加了小心。

杀杜充只是手段而已,被牵连的太深,就跟杨博的谋划背道而驰了。

但如今事情已经做了,如果事情出了偏差,也只能硬抗了。

对于能战、敢战的武将青眼相加,也不是杨博杨夫子的独门绝技。

正在西北督军的张浚张枢相,一样会玩这样的把戏。

只是目前来看,他的戏法好像玩砸了。

自己培养的泾源军、威武大将军曲端,已经确定跟他不是一条心了。

在西北立起曲端这杆大旗,初期对于整合西军战力的帮助,是不言而喻的。

没有曲端,就不会有对他张浚俯首帖耳的西军大部。

只是张浚没能看清曲端的本心,如今曲端的泾源军变成了柴火。

而他堂堂枢相,则被架在了这团烈火之上。

会保存实力,本以为是曲端的优势,没想到为了保存实力,这贼配军竟敢全然不顾大局。

正月间,曲端不听调令坐地观望,致使西军大将李彦仙困死陕州。

陕州陷落西北门户洞开,整个西军都要面临不利的局面。

若曲端能迷途知返,听从调令,张浚还能容的下他。

可如今,自己以枢相之尊,谋划富平大战,这贼配军竟敢毛着胆子,签下此战必败的赌约。

此一时彼一时,张浚知道,到了该撇开曲端的时候了。

只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看着巨烛光影映射下的邸报。

张浚心中的怒火,比曲端不听调令时,要高涨的多。

“小小儒生,坏我大事!”

自身前程,在汴梁国子监的时候,张浚就有了大致的方向。

自靖康之后,出走汴梁追随康王,一路狼狈南遁。

直至康王登上大宝,他委身于御史台。

结合以往的郁郁不得志,这才看清了朝廷是如何运作的。

借苗刘兵变之机,又行险走出行在。

内联宰执朱胜非、吕颐浩,外合大将张俊、刘光世。

以苗刘所赠礼部尚书位,率军勤王,最终得掌枢密院,成为三十三岁的宰执重臣。

他是继寇准寇相公之后,有宋第二年轻的宰执重臣。

但这还不够,之前的履历太过薄弱,从一个不堪外任的小京官,两年跃迁至宰执之位。

张浚知道自己的薄弱点在哪。

京官,听着大气滂沱,实际就是进士第之后,没靠山、没背景的一批待职官员。

京官外任,既比不得那些有背景的朝官,也比不得有靠山的县官。

如果没有靖康之变,等待之后,任幕府州县职。

一点点的蹉跎一生,最终做个通判之类,或许就是他张浚的一生。

但有了靖康,有了苗刘兵变,他张浚把握住了所有的机会,一路顺遂的登上了宰执之位。

想要稳住来之不易的执政权位,他需要功绩,巨大的功绩。

最初出走汴梁,走到康王身侧,才是他最大的依仗。

凭勤王之功,借枢相之势,仗官家信重。

他成功的以枢相之尊,宣抚川陕,成为有宋以来最显赫的节度之臣。

西北六军合为西军,借助曲端这杆大旗,张浚整合了西军势力。

如果年初曲端能听从调遣,保住陕州保住李彦仙,以西军兵力,决战娄室。

用大宋最为强悍的西军,战败金贼的西路军,完成种相公、折家将都完成不了的伟业。

到时候,归还节度之名,再以枢相之尊从容还朝。

四十岁之内,他张浚必然可以成为宰相之尊。

可惜事与愿违。

先有杜充,以东京留守之职,节制淮南、两京,打破了他最大节制权力的殊荣。

再有曲端,以肘腋之变,为保泾源军的小实力,拒不听调,坐视陕州陷落,李彦仙兵败身死。

曲端之罪,不仅于此。

邸报之中提到的吴玠、吴璘兄弟,确是西军干将。

彭源店一役,打的金将撒离喝鬼哭狼嚎。

若不是曲端坐视陕州被破,使娄室腾出手脚。

吴玠、吴璘兄弟,就能在彭源店战杀撒离喝。

战杀撒离喝,他就能获取靖康之后,第一大捷。

可惜事与愿违。

折了李彦仙之后,因为曲端的坐视,吴氏兄弟在彭源店,又被娄室援军包围。

好在吴玠战力惊人,生生破围而出,没有步了李彦仙后尘。

若是继李彦仙之后,再折了吴氏兄弟,那西军的士气就要跌落谷底了。

曲端之罪,罪在不赦,张浚这段时间正在考量如何处置曲端。

可来自温州行在的邸报,却又给了他一记重击。

朝野一致认为西北不可决战。

自靖康之后,张浚学会了观看大局。

如今正是击破金贼西路军的绝佳时刻。

只要去了曲端,只要曲端处理的妥帖,他张浚就在西军之中有了绝对的话语权。

以如臂使指之兵,决战西路统帅完颜娄室的一两万金贼精锐。

富平,水路之险兼备,可以据险以固、择利而进。

最重要的还是富平的沼泽地带,不利于骑兵展开。

如臂使指的十万西军,具有主客劳逸之殊的富平,这是他张浚的晋升之阶、青云之梯。

可惜被一小小儒生,几句话就言明天下大势,以江南之势,遏制了西北的决战。

西北一旦等待,无论江南胜败,金贼必然会增兵。

陕州失陷,西北门户洞开,正是攻略西北,进逼川中的最好时机。

张浚心里认可杨博的天下大势,但不认可杨博几句话就毁了自己的青云之梯。

邸报的危机,在张浚看来,比之当年在汴梁经历靖康之难,还要凶险的多。

回想当年,想起那护着众多学子的老儒,张浚的目光阴沉。

“杨夫子,对不住了!”

对着巨烛缓缓开口,张浚也坚定了心志。

拿起案上的宣城诸葛笔,轻蘸洮砚里的南朝李延圭墨。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