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震只觉江上的风浪极大,身子立足不定的摇晃,加上飘着牛毛细雨,雨虽不大也架不住一直淋,很快彻骨的冰凉就传了上来。
李白哈哈大笑,对他笑道:“小友,要是怕淋雨,就到里边歇着。”
“不碍事的,换我来撑船吧。”
王震上前几步,到船尾接过了李白的船桨,模仿着他的动作撑船。
李白一屁股坐在胡凳上,望着一望无际的江面,对岸的临江阁都已成了看不清的糊状,心情为之舒畅,大笑道:“现在风浪也不算太大,舟在江上打横也不碍事,就在这歇着吧。”
王震停下船桨,环顾一下四周,笑道:“喝完酒被这股大风一吹,倒也能解酒。”
李白从怀里摸出两只小酒瓶,叫了声“接着”,扔了一只给王震。
他连忙双手接住,苦笑道:“李兄每日当真是酒不离身啊,大瓶小瓶,浑身上下塞得满满当当。”
李白嘿嘿一笑:“我这居无定所之人,只有酒才能忘却眼前琐事啊,你瞧瞧这江心,眺目远望空无一人,静下心来只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声跟心跳声。”
王震算是看出来了,李白没在长安继续当官是幸事,要不然以他这慵懒、傲气、爱饮酒的毛病,是混迹不了尔虞我诈的官场,做一个浪漫主义的诗人没什么不好的。
似李白这类的唐朝诗人都不适合当官,尤其是政治不清明之际,一不能谄媚于上,二不能同俗于下,三是碰到一点挫折就牢骚满腹。
最离谱的当属是孟浩然了,李白是因为出身问题考不了科举当官,只能走干谒求官的道路。
孟浩然的出身没问题,四处求官,屡屡碰壁不得出仕,公元728年春,决定到长安考科举,遗憾的是未能及第。
老孟心中是一万个不甘心跟不服气,于是去了全国最高学府——国子监太学,地位大抵相当于后世的北大,孟浩然在众人面前赋诗一首,名动公卿,连唐玄宗都知道这号人的存在。
可唐玄宗知道了也没用,老孟依旧没官当。
庆幸的是孟浩然在长安认识了王维,王维十五岁名动京师,二十一岁任太乐丞,画技跟音乐天赋极为惊艳,深得王公贵族的喜爱,就连唐玄宗也极为感兴趣。
据《新唐书》的记载,有一天孟浩然在王维家饮酒吃饭,突然偶遇唐玄宗来串门,吓得老孟直接钻进了床底。
王维不敢欺骗皇帝,觉得这是引荐好友当官的机会,于是把孟浩然拉了出来,让大唐皇帝跟这位诗人碰碰面。
国子监作为天子的门生,孟浩然大闹太学的事情,唐玄宗自然是知道的,于是就想看看孟浩然还有什么好诗,如果真的不错,自己就赐官留用了。
谁都没想到就这个时候,孟浩然脑袋像被门夹了一样,献了一首《岁暮归南山》,其中有两句是: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玄宗一想,好家伙,自己没能力中榜,反倒怪朕不赏识,于是就给打发出了长安,你也没向我求官,我也没有拒绝你,凭什么冤枉朕?
“转喉触讳”的典故就是从这里来的。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