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朱由检不由得想起前世在论坛上跟人讨论明末史时想起来的笑话:崇祯朝绝大多数有能力的大臣,基本上都在蹲监狱。
别的不说,眼下刑部大牢和诏狱里就至少有两位能让朱由检放心大胆委以重任的大臣——前兵部尚书、开国名将颍国公傅友德后裔、万历三十八年进士傅宗龙,以及原陕西总督、袁崇焕同年、《明史》中评价最高的明末名将孙传庭。
更别提他手上还有个人才储备库——副本系统!
要不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副本系统里刷出的人才大概会更侧重武将方面,文臣方面的问题依然没能解决,他哪里还会和明末这帮渣滓废话?有一个算一个直接全部清算了拉倒!
这事儿朱家老祖宗就做过,当年明太祖朱元璋空印案杀了贬了数万人,也没见大明出什么乱子,他还有什么不敢做的?
朱由检这个皇爷不发话,边上的太监宫女哪个敢动?陈新甲更是半点儿不敢动弹,生怕被扣上御前失仪的罪名拉出去打板子。
此刻除了陈新甲本人,大概没人能注意到,这位堂堂正二品的兵部尚书,背后的衣襟已经开始被冒出的冷汗打湿。
倒是上头的朱由检眼尖注意到了,心底下暗暗好笑,正打算借题发挥,只是很快他就反应过来,这也不能全怪陈新甲。
毕竟,明末众所周知的几大火山口岗位,辽东巡抚算一个(不是被后金杀就是被军头杀,说不得还要帮朝廷背锅),陕西总督算一个(年年剿匪年年反,什么闯王闯将、八大王曹操等一系列流寇都是陕西起家,指不定哪天就被剁了),再有一个就是陈新甲眼下坐的兵部尚书了。
堂堂正二品大员,在崇祯朝却是毫无威严。上到崇祯,下到满朝文武,只要军事上失利,十有八九都能给兵部尚书分一个黑锅背上。
更有意思的是,但凡背锅,等待这位兵部尚书的结局,不是杀头,就是坐牢。
远的不说,近的如傅宗龙(现在在刑部吃牢饭)、梁廷栋(慢性自杀)、张凤翼(畏罪自杀)等等,都是“优秀榜样”,这让陈新甲怎么能不慌?
“咳咳,爱卿平身吧。”想到这里,朱由检一时也有些无语,失去了继续捉弄他的兴致,习惯性的清了清嗓子之后终究还是选择让陈新甲平身。
“陛下宣臣,不知有何要事?倘若牵扯军国要事,没有阁部在此,臣窃以为此举不妥。”虽说陈新甲对皇帝单独召见他有些小兴奋,但场面话还是要讲的。他可不想为了眼下不确定的情况而平白得罪那帮阁老。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