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东吴在建邺城周围沿江筑下百里城郭,复有无数舟船停于江中。城中军士,掩掩映映,实不知其数。”不多时,前去打探吴军虚实的军士便回到了尚未完全搭好的营中,向曹丕禀告道。
魏主闻言,眉头紧锁:“东吴之中除去陆逊,还有此等能人?竟能先一步预料朕要攻打建邺,提前便筑就了这般坚固的防守么?”
他沉思了片刻,问向身侧的刘晔、蒋济二人:“子扬,子通,现在朕可渡江否?”
刘晔谏道:“陛下,现在我军新至,不可操之过急,宜原地休整数日,观其变化,再做决断。”
蒋济亦谏道:“侍中所言甚是。且以臣料之,便是留侯再世,亦不能提前预料到陛下欲击建邺,遑论许久之前便筑下此等城郭。不若明日派一大将,亲领一军近前观察,自然知道这百里城郭是否是吴人虚张声势了。”
曹丕闻言,颔首道:“二位爱卿所言甚善,朕自当依言行事。”
常陆亦从军士口中得知了建邺沿江的百里城郭一事,他自然知道这是吴人的虚张声势,但他并没有揭穿这一事实的打算。
七万大军每在外逗留一日,消耗的军粮、军资便是一个不菲的数字。只要让曹丕率军继续在长江与东吴对峙,便可以间接的削弱魏国的国力,虽然收效甚微就是了。
次日,文聘受了曹丕命令,引着三千水军渡江。他心中自然明白,此次行动并非是正式攻击,不过是伪作攻击态势试探一下吴人反应罢了,若是能接近那百里城郭更是再好不过,毕竟隔着这般远的距离,是无法看清上面的军士的具体数目的。
吴人军士见得对岸曹军准备渡江的行动之后,立刻回报给徐盛。
徐盛听着汇报,亦是陷入了沉思:若是不出兵迎击,任由他们渡江,那么百里城郭之中并无多少真正军士的事实就会暴露;若是出兵迎击,对方明显是做做样子,恐怕在看到吴军战船的瞬间便会撤退的吧。
更何况己方的兵力完全是劣势,遑论还要分兵驻守江岸各处。曹丕若是用疲军之策,不断派人前来骚扰,时日一久,吴军定然疲惫不堪。待到那时,魏军一旦大举渡江,纵然东吴水军精锐,也恐非蓄锐已久的魏军对手。
“徐将军可是在忧心是否要出兵迎敌?”在徐盛眉头紧锁之际,骆统出言问道。
“正是,公绪可有良策?”徐盛闻言,抬头看向骆统:自己虽然提出了百里疑城之策,让曹丕不知吴军之数,不敢贸然进攻,但是如果曹丕这样不断派人前来试探,自己的百里疑城总有一天会暴露。
“统虽有一策,但不知合不合将军心意。”骆统会心一笑:“将军所忧之事,乃是不知是否出兵。不出兵怕百里疑城暴露;出兵又恐魏军势大,每日派人渡江,以疲我东吴将士,不知我说的对么?”
徐盛颔首。
“既如此,那便简单了。魏军以军试探,我军定然要出兵迎敌,否则百里疑城一旦暴露,曹丕定然会大举进攻。为防魏军采用疲军之策,我军可减少每只战船上的军士,只需要保证战船可以行动就可以了,这样一来,虽然我军出兵迎敌,但实际并没有派出多少军士,敌军既以军试探,我等亦以军佯作防守就是了。如此一来,对方便是每日出军,吴军也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徐盛闻言,恍然大悟,“公绪果然高见,盛即刻引军拒敌。”
说罢,急忙点起军士,驾船向文聘迎去。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