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王有些怀疑地沉吟道:“无咎,寡人未想到你会给无忌说话。”
无咎连忙跪下,颤声道:“大王明鉴。臣与无忌虽有些嫌隙,但也不过是丹心为国,政见不同而已。臣与无忌本是兄弟。大敌当前,我们兄弟本就该携手同心,戮力对敌!”
魏王听了无咎的话,心中总算松了一口气。
他当然知道无咎的品德才华,他自己能说出这番话来那一定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可无论如何,不管无咎是何原因,这件事压在他身的压力总算消除了。
魏王暗暗长嘘一口气,有了这个台阶下,总算解决了这个尴尬。
魏王淡笑道:“难得无咎这样深明大义,为国着想,寡人也不能固执己见,不过国法也不能不正。来人,将无忌死罪免去,除爵位,着布衣,罚俸三年,仍可入朝参政。从犯如姬,打入冷宫。”
“大王英明。”群臣都拱手恭维。
魏王摆摆手道:“大敌当前,诸卿也当以国家大义为重。既然大秦已经兵临城下,我大魏岂能任人宰割。现在寡人决定集二十万大军,抗击强秦。只是不知何人愿意为国率军出征?”
众大臣开始面面相觑,继而开始悄声互相议论。
若是无忌公子不出事,这执掌帅印也非他莫属。无忌兵法战略娴熟,人情世故练达,地位威望尊隆,是最合适的人选。
可现在公子无忌已被削爵,已经不适合再掌兵了。其他人还有谁能掌兵呢?诸大臣开始商讨谁最合适。
这时,无忌被放了回来,殿谢恩。
“嗯,虽然你削了爵,寡人还是允许你参与国政。寡人欲集二十万大军抗秦,你也来说说,何人适合掌兵。”魏王淡淡看看无忌,说不出的感受。
“臣谢过大王不杀之恩,谢大王依然信任臣。”无忌面色从容,不喜不悲。
魏王让大臣们推荐掌兵主帅,这可是大好时机,若是能借此机会掌握兵权,在魏国的身份地位,那就不可同日而语了。而如果更是在能这场抵御大秦的战争中建功立业,那可就是光耀门楣,甚至青史留名的荣耀了。
许多人都蠢蠢欲动,掂量着自己的分量。有些分量的开始想着毛遂自荐,那些自忖分量不足的,也在想着推荐或者支持和自己相近的亲朋好友。
无忌默默坐在下边,他知道这次的事情确实不小,大王能让他参与朝政他就很心满意足了。他不想和大王的关系闹僵,君臣相互猜忌,矛盾重重,对大魏来说绝对不是幸事。
朝堂开始热烈起来,涉及到切身利益的事情,大家都不甘落人后。有自荐的也有推荐别人的。
无咎的心也躁动起来,若这次能够执掌兵权,建功立业,将来还怕不是在大魏一人之下,万人之,到时候无忌,也只能被自己踩在脚下。他想前自告奋勇,以目光扫视和他关系近的朝臣。
有人就站出来推荐无咎,同时也就有人出来推荐无忌。朝堂一时像开了热水的铜镬,沸沸扬扬。
魏王面容冷淡,不置可否。
无咎终于明白,大王不会将兵权交给自己,更不会交给无忌,总算心中有些平衡。
“大王,臣举荐青林军大将军晋鄙。”无咎不死心,自己做不了主将,让自己的人做也好。
马就有人附和。
“臣附议。”
“臣附议。”
……
有人推荐晋鄙,马就有人反对,推荐魏武卒大将军晏轲。
除了无忌和无咎,现在最合适的人选就是这两个了。晋鄙和晏轲分别执掌青林军和魏武卒,行伍出身,身经百战,也无人能出其右。
不过两人很快都受到相互攻击,晋鄙被人诟病谨慎有余,才能不足。面对大秦虎狼之师,恐怕力有不逮。而晏轲则是勇猛有余,智谋不足,治军带兵一把好手,可统览全局,运筹帷幄却非其长。
有人便道,飞雪公子智计百出,谋略过人,可补其父之短。
一时之间,朝堂又是一片吵闹……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