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x3qdu.com

264争帅

第二天早朝,魏王就要决定公子无忌的生死了,魏王其实心里也憋得难受。

其实说起来,魏王并不能说是明君,更谈不雄才大略,在这乱世之中也显得比较窝囊。但他也不能说昏庸无能,算是一个中规中矩的人。要不然当初先王也不会把国家交给他。若是在太平年间,也能算个合格的守成之君。

只是身处七雄并起,列强纷争,各国都在奋发图强,意图能在这乱世脱颖而出,甚至一统天下,这样他的才能便显得捉襟见肘。对于弟弟公子无忌的才华他其实很清楚,这些年若不是无忌为国奔走忧心劳力,大魏只怕早已风雨飘摇了。

从他内心来讲,他是非常讨厌这个处处压他一头的弟弟,可是从理智来讲,他知道大魏的前途命运还离不开无忌。这也是他为什么一直重用无忌,托之以国事而又忌惮猜疑无忌,用无咎来压制无忌的原因。

那天和无忌因为王谕的争执,要杀无忌,固然有话赶话,脱口而出的原因,但也未尝不是他内心中强烈的欲望。可话一出口他便有些后悔,他当然知道无忌绝无卖国求荣的意思,还是为了大魏能拉一个强有力的外援,可毕竟盗用王印,假传王谕可是重罪。

这无忌也太大胆了,而且居然是和如姬合作。

如姬其实就是插在他和无忌心中一根无法拔出来的刺。

当初,无忌和如姬是一对如花眷侣,自己却横插一杠子,用非常手段将如姬据为己有。可他虽然极力宠爱如姬,却总觉如姬不能和他一心一意,水乳交融。他心里一直怨恨着无忌。

这次终于看出,如姬心中对无忌还是念念不忘。这让他羞辱难当,心中充满了无限杀意。

现在这情况让他左右为难,杀也杀不得,放又不甘心。问题是这满朝大臣也来搅和,如山的奏疏逼得他不得不向前艰难的前行,现在已经到了悬崖绝壁,退无可退。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正当诸朝臣群情汹汹,准备奏疏恳请大王杀了公子无忌,可是突然接到公子无咎的命令,都撤回奏疏!

群臣不明所以,但还是照做。

不明所以的还有魏王,他坐在王座之,看着下边都默不作声的群臣,有些茫然。

“诸卿,对无忌的事情还有和何话要说?”魏王问。

“大王,臣有话要说。”

沉闷了好一阵,无咎才出列奏道。

魏王眉毛一动,自从无忌下狱,众臣闹得欢腾。可最应该闹腾的无咎却一直沉默。他想,无咎身边也有可用之人。现在群臣静默了,不想这无咎却跳了出来。他知道这无咎心胸狭窄,和无忌明争暗斗,他要是也来逼迫,这事情还真不好办了。

“无咎,有何话说?”魏王冷冷道。

“大王,臣认为无忌公子不可杀。”

“哦?”魏王眼神一挑,有些惊讶,看着无咎道,“为何不可杀,无咎说来听听。”

无咎暗中咬咬牙,他实在不愿意开这个口,可是没办法,把柄在人家手里攥着,他第一次感到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尴尬,甚至有一种如芒在背的难受之感。

“大王,臣得到消息,秦国已经派派白起接替向寿,为左更,任主将,率大军十万东进,兵锋直逼洛阳。”

“嗯,这个寡人也知道。”

去年秦王派兵攻打han国,向寿为主将,领兵夺取武始,左更白起夺取新城。对大魏虎视眈眈之势业已形成。现在,大秦居然升白起为左庶长,代替向寿做主将,看来秦国对魏国出刀的动作决心已下。

向寿是当今秦王母亲宣太后的娘家亲戚,向寿与当今秦王从小就关系很好,秦王继位后就受到重用,去年攻打han国更是做了主将,领兵攻下武始,这也算是他一生中的辉煌了吧。不过说实话,向寿虽然忠心,但才具平庸,对他魏国下并不畏惧。

现在秦国居然用白起换了向寿,表明了秦国对大魏决心一战求胜的战略决策。

当然现在的大魏下对这个白起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不知道这个人在以后为大秦帝国开疆拓土立下的赫赫战功和在列国之中谈其色变的令人恐怖的“人屠”威名,那场为大秦摧枯拉朽般扫平六国铺平道路的长平之战还未演。

但这次从白起直接从左更连跳两级升任左庶长,替代向寿任主将来看,白起在秦国受到信任和重用的程度。

况且即使不了解白起,大魏君臣对秦国的强大实力还是认识清楚的。

魏王也正是认识到这一点,才不得不对无忌公子的事情慎重处理。

“大王,现在秦国已经大兵压境,想我大魏能力挽狂澜者,非无忌莫属。无忌在,魏国在;无忌死,魏国亡。”

这无咎看来还有点自知之明,认识到了无忌对魏国生死存亡的重要性。不过这样故意夸大其词的说,其实也有挑拨离间,让大王更加猜忌无忌的心思。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