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见瓷白的碗内,细如毛发的白丝在汤水中沉浮,用或浅或淡的颜色点缀,好看的不像话。
周夫子舀起一勺凑近看:“豆腐做的?一点都看不出来。”
柳乡绅尝了口,肯定道:“是豆腐,不过她是怎么把豆腐弄成这样的?不会是切的吧。”
说了他自己都不信,还干笑两声。
店小二却是一拍手,竖起大拇指:“您可真是说对了,这豆腐呀,就是咱们杨夫人用刀切出来的!”
“哈?小二哥你可莫诓我,这……世上竟有人有如此出神入化的刀功?!”
店小二啧了一声:“客观瞧您说的,若非小人我亲眼所见,哪敢在您面前放大话啊!”
“嘶……神了……”
这时,何林又端着菜出来了:“客官,拆骨鲢鱼头。”
他放下后用胳膊肘撞了店小二一下,挤眉弄眼道:“别聊了,赶紧去帮忙。”
“诶诶。”
两人不敢再多耽搁,留下菜收了空盘子便退了出去。
拆烩鱼头,顾名思义就是鱼头骨肉分离,拆得一点骨头都没有,浓汤烩的奶白黏稠,鱼肉滋味嫩滑,口感鲜香无比,入口即化,对于爱吃鱼但嫌弃鱼刺的人来说,这道菜简直是神仙菜。
蒋乡绅就是如此,他尝到鱼肉时,差点没哭出来。
“芙蓉鸡片。”
“蟹粉狮子头。”
“腌笃鲜。”
“古井烧鹅。”
“……”
三个跑堂的敞开了嗓子喊,每上一道菜都要往门口遛一圈,给外头没眼光的人看看。
梁十七做的菜香味四溢,而且卖相极其诱人,和其他酒楼的装盘完全不一样,色香味俱全,光看着就叫人垂涎三尺。
门外驻足的人,闻到这个味道心里就跟猫爪挠似的,哪里还忍得住!
“这位兄台,不如咱两拼一桌,点两个菜尝尝?”
“好啊好啊。”
其他人一听,诶?!聪明啊!
一个人吃不起,多拉几个人凑凑平摊不就能吃了!
顿时食客三三两两拉起队伍结伴而行,一同跨进客来轩。
三个跑堂一看,笑得跟朵花儿似的,利索地把客人迎到里面,待大堂内坐满后,店小二在门口赔笑:“各位不好意思,小店已经客满了,要是您愿意等,就在此地稍作休息,等里头的客人吃完后再来。”
没抢到位置的食客顺着小二手指的方向一看,这才发现客栈外头撘了凉棚,里头摆放着一排排长凳,给食客提供休息。
有人赶时间,没多做停留,骂骂咧咧转身去了宾鸿楼。
但大多数人还是馋菜的味道,心不甘情不愿地去排队,然后他们得到了店小二分发的号码牌,还被记录了他们结伴的人数。
“这是啥?”
店小二扬起笑解释:“这是咱们店的候号牌,待会儿店里若是有空位,小人会按人数和顺序喊号。”
那人撇嘴:“你们倒是考虑的周到。”
他手上是一个巴掌大小的竹牌,质感光滑,正面刻着“客来轩”三个字,背面则是数字,上头穿过小孔系着一根细绳,能挂在手腕上防止丢弃。
做得还挺精致。
他们刚坐下,来了一个干干瘦瘦的老头儿,没多久前头就传来说书声,食客们听得津津有味,一时忘记了时间。
赵武出来给每个食客都分了一小碟炒黄豆。
有人下意识要掏钱,被赵武笑吟吟地拒绝了:“老板说了,小店无意让诸位客官久等,这点吃食算是赔礼,不要钱。”
“哟,这么好,还有免费的吃食送。”
食客原本对排队的事儿还有点不爽,现在有书听,有零嘴吃,那点微不足道的郁闷顿时呼啦就散了,原本要走的人也再次坐下。
炒黄豆不值几个钱,但客来轩的态度让所有食客都感觉十分舒坦。
他们边听边聊,连连夸崔老板会做人,下次还来。
崔钰在门口拱手谦虚,嘴角却怎么也压不下去。
杨鸿云崔桓和李大仁卢翠桃坐在靠窗的雅间内,他看到崔钰得意的样子,啧了一声,冷淡的神情略带嫌弃。
法子是他媳妇儿想出来的,他得意个什么劲儿!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