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种心思黑暗之人,村民不太愿意与他们共同生活在同一个村子里,但耐不住王氏脸皮子厚,不论他们怎么骂,都不愿自行搬离村子,只整日龟缩在屋子里,权当没听见。
里正拿她没办法,毕竟案子判下来主谋是方强,王氏几人是无辜的,他不能因此把杨家驱逐出去。
对此结果,梁十七还算满意:“罢了罢了,至少最近一段时间他们没办法再兴风作浪,我们能落个清净。”
杨鸿云与她意见一致,再者过段时日他要去书院上学,以后在青山村住的日子估计也不长了。
杨鸿云要去上学,梁十七和杨松自然举双手双脚赞成,但杨鸿云所说的书院,并非州府那种大地方的官学,而是当地镇县以私人创办或主持为主的,也有家族、民间出资筹办的书院,若书院弟子能考取功名,可得到朝廷和地方官府的鼓励和资助,或赐名、赐匾额、赐书、赐银、拨田产等好处。
好比林阳泽,他去年八月考完院试,成为汉口县万里书院的第一个秀才后,他本人连同万里学院地位立即拔高。
据说消息传来当日汉口县呜锣放三眼枪,新生列队经县衙二门进入大堂、向县官四拜,然后穿起秀才的兰布长衫衣服这时奏鼓乐,在帽子上插金花,身上披红绸,喜庆秀才“进学”,再行礼,得县官名帖出县衙,由县官引入文庙,向孔子行三跪九叩礼。
林家财大气粗,光筵席就摆了三天,不知情的还以为是考中了状元。
如此一来,林阳泽的名字火速传遍了汉口县和石门镇,万里学院不但得到县衙的赐银,名气也随之打响,前去求学的书生犹如过江之鲫,院长笑得合不拢嘴。
但万里学院名额就那么几个,书院自然是要挑拔尖的,而今年报名时间已过,学子名额已满,杨鸿云若是想要去读书,免不了要走点门路。
梁十七以为他会让崔家兄弟帮忙,想着给兄弟两做些吃食贿赂去。
但杨鸿云却凉飕飕地看了她一眼,傲气凌然:“你觉得以我的才学需要看人家脸色?不过一个秀才罢了。”
这话要是被其他学子听到,定要被批:嚣张,狂妄。
可人家就是有说这话的资本。
如今汉口县学识一等的就属林阳泽,可他输给了杨鸿云。
所以,万里学院不收杨鸿云才叫可惜。
“行吧,读书人的事我不管,你自己心里有数就成,但另外一件事咱们得好好合计合计。”梁十七伸了个懒腰如是说道。
杨鸿云想了想,问:“你是指房子?”
“是啊,总不好一直住李婶和李大仁家,山腰那边被王氏霸占,我如今是看到他们就烦,不想回去住,不如我们买块地重新造吧。”
村里买地建房不算太贵,三五两就能买一块很大的地皮,她如今手上还有九十两银子,造一间房屋绰绰有余。
杨鸿云认真听完,然后一声不吭地从衣襟里掏出了一张纸。
“什么?”梁十七接过,好奇打开一看,居然是一张地契!
杨鸿云看她目露惊喜,眼里也不由得浮起几分笑意:“那间屋子放过死人,再住也不吉利,我便把那边的地皮卖了,重新买了一块地,就在李大仁家附近,你与卢家姑娘交好,以后往来也方便。”
他考虑得如此周到,梁十七被感动得眼泪汪汪,激动地拥抱了他一下。
总算可以远离那群奇葩亲戚了!
被抱住的杨鸿云身子一僵,木讷地拍了拍她的背脊,耳尖逐渐染上了一层霞色。
蹲在门外透过门缝偷看的两人面颊瞬间通红,李大仁大手捂住杨小宝的眼睛,边悄咪咪地关上房门。
怎么每次来,都能看到这种少儿不宜的场面。
崔钰得知梁十七醒来的消息,终于忍不住派人来催,问她什么时候去客栈,之前梁十七跟他提过想要重新布置客栈,但没想到杨鸿云会出事,此事便被搁浅了。
如今离开张之日越来越近,崔钰怎能不急。
于是梁十七休息一天后,和杨鸿云匆匆赶去石门镇。
李大仁则帮忙监工,杨松寻来村中五个盖房子的好手,杨家给钱大方,一天二十文还包吃早膳和晚膳,村民还差点为争名额而打起来。
同时,村民也看清楚了一件事,杨家已经不是那个破落到四处求人的杨家了。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