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x3qdu.com

原来一片赞扬声,现在纷纷指责,讨论了半天,毁誉参半。我才发觉,这不是中小学讲课,学生都跟着老师走,这是社会文学讨论,不能用我自己的好恶来代表大众立场。

但是,散文的多样性没错,不论社会各阶级的什么人,热爱中华文化,都不是一个错误,不是书的错误,也不是人的错误。苏杰国选择大众感兴趣的文化母题,用故事结构开端,加上诗歌语言的叙述,再加上最后自我的感叹,构成了这一个系列,几篇读起来有些单调,但是还是受到大多数人的喜欢。

“这里怎么这么热闹啊?早知道我就不在家里上课了,在这里上课更好。是我的李老师在教是不是?”正在这个时候,两个人进来了,打头的是个英俊的小伙子,后面跟着的我更加熟悉,这不就是曹大威和罗静柔吗?今天晚上不是不上课吗?怪不得我看到现在没看到罗静柔,原来到他家去了。

罗静柔悄悄坐到一边儿,方娜娜端了一把椅子让大威坐下,他挥挥手,还在那里左顾右盼,说:“你们继续讨论,刚才热烘烘的,现在怎么沉默寡言了呢?是不是看到我长得很帅,被我震慑住了?”

于是哄堂大笑,讲座就在不知不觉中结束了。我这才有时间去问罗静柔:“今晚不是你上课啊,怎么还去呢?”

她就说:“需要加课,马上开学了,时间不多了。”

我说:“他又不上课,开学不开学,对他没什么影响。”

罗静柔就说,她来迟了,没听到讲座。

“幸好你没听,我讲砸了。”

“怎么回事?我自以为是,吹捧这部散文,引起公愤了。”我故意说得很轻松,但心中很沉闷,这也给我一个教训,仔细回想起来,他们反对派的意见也对,自己没看出来,别人一点拨,马上就清楚了。

大威要开车送我,我说没有心情,自己走回去。

走过街头,忽然听见一个熟悉的声音,抬眼望去,又是她,那五四时期少女的打扮,特别引人注目。柳柳的边上就是小夏,他们在我前面,一人拿一根冰棒在吃,一边讨论着电影里面的什么情节。

进展可够快的呀,两人一起出来看电影,八字已经有一撇了。我还是避开吧,悄悄后退几步,拐进了另一条街道。

漫长的暑假终于过去了,如果说其他的书店是暑假人多,那么像我们这种经营严肃书的书店明显好转。但是客流量主要在下午、傍晚、放学的时候,上午基本上没什么顾客,因为学生都在上课,而读书人都在上班。

这个时候,坐在书店里看书倒是很轻松,很自在,符合我人生的最高理想。但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不能不想到以后的事情,首先母亲一天比一天衰老,而我卖旧书的钱,也仅仅能够两个人生活。我不能总是寄人篱下,不能总是卖旧书。

最可怕的一件事,压力最大的一件事,是关于我们老街的拆迁问题。梧桐街真老啊,还是明清时期的建筑,老得牙齿都掉了一样,就像老太太没有了牙齿,只剩下牙床一样。突然被市里立项,说是要改造,恢复晚明商业街的盛况那可是徽商出山,进入城市,首先落脚的地方,重整徽商,那条街就要改造,绝对不允许我母亲在门口踩缝纫机,做老头汗衫。

那就是说,我们要搬迁,搬迁到哪里,都重新要买房子,而给我们的补助基金,连房子的一角都买不来,因为我们家太小,也就人家一个厨房的面积。这座大山压在我的肩上,如何是个出路?一客不烦二主,我还是要找大头去,谁叫他是个爽快的人呢?

来到湖城,像高等学府一样威严,在门口就被拦下了。我说找袁天成老师,他说不认识。我说开学才来上课,暑假才分配到这里的。

门卫马上醒悟了:“哦哦,袁老师啊,是不是多岁,胖胖的?他不知道是不是在上课……等一等,我听一听……”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