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走进去,迎来了多对陌生的目光。好在我形象还可以,身姿挺拔,眉目干净,神态安详,主持人方娜娜介绍以后,响起了一阵不热冷不热的掌声。
咖啡店的形状像腰子型,当中,滴水假山是我的背景,我站着说了开场白:“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是个卖书的,从小喜欢看书,后来读书,现在卖书,也算实现了我的理想。”
有知道我的人问:“如果有条件,你是不是更喜欢教书啊?”
我马上回答:“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像这样利用业余时间和大家交流,如果我好为人师的话,就可以说是一种讲课吧。”
普通话标准,声音富有磁力,语言表达得体,下面响起一阵轻微的哄哄笑声,引起大家的兴趣。我知道教学需要互动,调动听众的兴趣最为重要,我就问大家:知道散文吗?
马上就有几个人七零八落地说:“散文就是散着写吧。”
“美其名曰,形散而神不散。”
“想怎么写怎么写呗。”
我做了一个暂停的手势,问道:“你们知道,我国最古老的散文集叫什么名字呢?”
这个知道的人真不多,一时静寂下来,看把大家镇住了,我就说:“比诗经还要古老,那是尚书。”
很多人都说,没有想到啊,平常提到的也不多,那还是本散文集吗?
我就介绍:尚书是列为重要核心的儒家经典之一,“尚”即“上”,尚书就是上古的书,它既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也有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汇编起来,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在作为历史典籍的同时,向来被文学史家称为中国最早的散文总集,是和诗经并列的一个文体类别。但这些散文,并不像我们现在这些散文那么好看,记载的内容,绝大部分应属于公务文书,记录当时官府如何处理国家大事的,准确地讲,它应是一部体例比较完备的公文总集。
我们现在谁还愿意看公文呢?
看到有人不耐烦了,我马上打住,说:“这种散文都是我们不喜欢看的,到后来比较出名的是唐宋八大家,八个作家,他们的文章固然好,离我们也远了点,今天我要推崇的,是苏杰国的散文集,大部分手里都有了,如果没拿到书的,书架上还有,可以买一本来翻翻,看看到底跟古代散文有什么不同。”
“时代不同,当然内容不同哦。”
“作者不同,视觉也不一样。”
“古人受的局限大了去了,怎么能相提并论呢?”
听到大家议论纷纷,我又做了一个暂停手势,说:“大家说的都对,但是,不仅跟他们古代的生活不同,作者不同,内容不同,苏杰国的散文与现在的散文也不同。不信看看,我们只要回忆一下就能知道,散文的体裁有叙事、写景、状物、写人、记活动等等,从题材从内容来看,不外乎是风花雪月、状物写景、缅怀家乡、思念亲人,还有个人感悟的小情小调。但我们手里拿的这本书不是这样的,此散文集堪舆为大散文,意味着大的格局、大的气度、大的视野。虽然著者的文笔是散文性的,但其眼光却是历史性的,有着超越文化历史现实之处。”
马上底下就有人说:“你这个评价太高了吧。”
我看过去,那人的书才翻到处,顺手一指就说:“可能你这位先生没把这本书看完,看完你就知道了,与别的散文真的不一样。可以称得上是第一部文化散文集。全书主要包括四部分,看过的说说,内容写了些什么?”
一个中年妇女说:“书中的物象,都比较古老,有对大漠荒原的描述,又对黄河文明盛衰的历史总结,的确,比较深邃苍凉。”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