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问题一直没有想明白,不少技校生刚入学除了中考成绩不理想(没.上普高录取线)外,其实身_上还是有很多闪光点,比如老实、诚恳、本分、听话等。可大部分技校毕业生多年后发展并不理想,如今天的技校生真的很难发展吗?
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是技校生在学校期间根本学不到有用的知识,还是学历低社会不接纳?就所学知识层面来说,很多人都觉得高中应试教育以及大学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倒不如工作后三个月学到的有用东西多;就学历来说,如今成人自考(业余和函授两种方式)、网络教育(远程教育)、开放大学(原广播电视大学)等都很简单。
认识并了解几届技校生之后才找到了一直想不明白的答案。因为技校生和高中生在他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接触的人,成长的环境有着天壤之别,导致他们的思维模式、行为习惯以及眼界、格局产生巨大差距,因此两类过着迥然不同的人生。
宁读最差高中不上技校,局产生巨大差距,因此两类过看迥然不同的人生。
同样是初中毕业,两年后,高中生和技校生相聚,我们不难发现上高中的学生没有发生多大变化,还是以前那种说话做事很简单的学生样子;而.上技校的学生变得能说会道,吸烟喝酒的应酬方式很熟稔了。
可五年之后,一切情况都会逆转,读了高中的学生眼界和格局明显胜于读技校的学生,将来的发展前景也比技校生好,成功率明显高很多。
中考时出现不同的分流,成绩够得上普高录取线的当然上高中去了。成绩游离在普高录取线下的,大凡家庭经济条件还过得去的,
初中毕业生的年纪大都15~16岁,正是人生最有爆发力的阶段,技校生却大多是天天玩手机打游戏,说脏话,投机取巧,谈恋爱。虽然能锻炼出一副圆滑社会样,可他们过得太随性任性,怎么舒服怎么来,怎么哗众取宠怎么过,或者浑浑噩噩混日子。
大多数本来就自制力还算尚可,到了技校受周围同学、环境影响,自制力就变差跟着大环境得过且过混日子,原来自制力不强的人到了技校,自制力变得更差。而这样的状态如果不能改变环境的话会一直持续下去。
且技校毕业生一般流向工厂一线,接触的人大都是来自社会底层的中年人或者和他们一样的技校生。
这两类人的生活水平不高,生活状态不算很好,大都安于现状;且眼界也不高,天天与机器、工作打交道,并不会带给他们更多的机遇和阅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