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x3qdu.com

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丁未正月初七,人日!

这一天是纪念女娲抟土造人的节日,本应该是祈求幸福安康的日子,然而殷州和崔楷的命运却没有在这一天受到上天的眷顾。

葛荣起义军攻克殷州,崔楷宁死不屈,被葛荣斩杀。

夺下殷州之后,葛荣顺势进逼冀州。

擒贼就要先擒王,要想夺下冀州,就必须拿下冀州的关键地区信都郡古地名,位于今河北衡水市冀州市境内,所以当时的葛荣进攻的重点地区就选定在信都郡。

比起之前殷州的守备力量来说,信都的守备力量却不是葛荣能够轻易攻克的。

从正月一直围困到三月,葛荣还是没有打下信都,起义军就这样一直在信都耗着。

朝廷听闻葛荣兵阻信都,当即决定派金紫光禄大夫源子邑也叫源子雍担任北讨大都督,火速救援冀州。

源子邑,字灵和,西平乐都人,北魏骠骑大将军源怀的儿子,曾经参加过平定破六韩拔陵的战役,也正是凭着平乱的本事,一点点被朝廷看中。

趁着这一次冀州危机,朝廷决定派这个年轻的将门之后好好去前线历练历练。

与此同时,朝廷还派安乐王元鉴和北道都督裴衍共同出兵帮助冀州信都解围。

元鉴,字长文,河南洛阳人,北魏宗室。

裴衍,字文舒,河东闻喜裴氏后人山西运城市闻喜县。

有意思的是,当时的安乐王元鉴担任的是北魏相州的刺史,而裴衍之前也曾经担任过相州刺史的官职。

两个相州刺史现如今要共同商量出兵增援信都,有点意思。

虽然两个人都在一个地方当过父母官,但两个人的想法却不太一样。

裴衍一心想着要报效朝廷,而元鉴却另有所图。

可能是看葛荣士气正盛,元鉴便有了想要投降的想法,于是在到达邺城的时候,元鉴便发动兵变,控制了邺城,赶跑了裴衍。

本以为这个皇室宗亲想要效仿起义军,另立山头,自己搞一番大事业,结果却不成想,这个安乐王转头就把邺城乖乖送给了葛荣,并且主动投降。

当时的葛荣还被围困在信都,不能脱身,当得知安乐王元鉴献出邺城投降自己之后,心中那甭提有多高兴了。

“连你们魏国自己家的人都不愿意跟着你们混,我看你这个大魏国也算是该关门大吉了。”葛荣得意地说道。

自己人反自己人,这个事情历来都不稀奇,所以北魏朝廷在得知元鉴叛变之后,当即下令让源子邑,裴衍,以及另外一位猛人李神轨一起攻打邺城,务必要夺回邺城,同时,顺带把这个叛徒给除掉。

李神轨,字青肫,黎阳郡顿丘人位于今河南濮阳市清丰县,黑锅大侠李崇的儿子。

收到朝廷的“锄奸令”后,当年八月,源子邑,李神轨,裴衍一道进击邺城。而安乐王元鉴听闻这个消息之后,决定主动出击,先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当时源子邑把军队屯扎在汤阴,元鉴便派自己的兄弟元斌之趁着夜色前去偷袭,结果元斌之没偷袭成功不说,反倒还让源子邑吊打一顿,并顺势围住了邺城。

偷鸡不成蚀把米的元鉴听闻偷袭失败后,只能是顿足捶胸,没有别的办法。

源子邑在教训了一顿元鉴的兄弟之后,于八月十七日,成功攻克邺城,活抓元鉴。

面对叛徒,身为大都督的源子邑自然也是恨之入骨,当即便将元鉴就地正法,同时为了向朝廷报捷,还把元鉴的首级送回了京师洛阳。

朝廷对这个叛徒亲戚也是恨得牙根痒痒,当即下令,削夺元鉴的所有爵位,同时褫夺他的元姓,改回原来拓跋姓。

朝廷的处罚结束之后,继续下令让源子邑等人追击征讨葛荣。

对于信都的执着,没有人比葛荣更有耐心了,从正月开拔攻打,一直打到腊月,几乎都快打了一个四季,葛荣还是没有能够将信都拿下。

倒不是信都的城防有多么的坚固,而是因为冀州的刺史亲自坐镇督战,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效果。

有意思的是,当时冀州的刺史是原来出使匈奴的元孚,这位仁兄当年为了保证祖坟不被柔然人刨掉,可是没少斡旋,朝廷里有人向他泼脏水他都没介意,在柔然再度臣服北魏之后,元孚也灰溜溜地回到洛阳,主动上表请罪,朝廷在得知他的忠心之后,任命他担任了当时的冀州刺史,负责赈济和招抚流民。

面对朝廷再一次的信任,元孚决定打起精神好好干,不再犯以前的错误。所以,在到任冀州之后,元孚的政绩一直很好,口碑也极佳,当时冀州的老百姓都称呼元孚为“慈父”。

可这位百姓眼中的“慈父”即将要迎来人生又一个新的转折点。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