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x3qdu.com

北魏正光四年公元523年北魏灭亡的丧钟正式敲响!!!

这一年,北魏最头疼的对手柔然,居然向北魏低头了。

柔然,也叫蠕蠕,起源于东胡,部族以郁久闾为姓,而之所以也叫蠕蠕,那是因为当年太武帝拓跋焘攻打柔然时候总结出来的经验,柔然人打仗基本上没有什么复杂的套路,属于是一根筋,所以拓跋焘就把柔然人比喻成没有思维的虫子,因此得名蠕蠕。

柔然向北魏低头的原因是因为自己的汗国境内发生了大面积的饥荒,当时柔然的可汗郁久闾阿那瓌带领自己的部众来到北魏境内,祈求能够得到北魏皇帝粮食上的资助,以便帮助自己境内的人民渡过难关。

北魏朝廷在得知自己的对手向自己低头之后,也表现出了自己应有的大国礼仪,派了一名官员前去柔然进行安抚。

这名官员名叫元孚,是北魏临淮王元昌的兄弟。

朝廷把这安抚重任交到他的手上,自然也是出于对他的信任,而元孚则显得很得意,在他看来,柔然向北魏低头,这是天意。

所以,在临走之前,元孚自信满满的给皇帝上了一封奏折。

这封奏折却成为了所有连环事件的导火索。

“蠕蠕久来强大,昔在代京,常为重备。今天祚大魏,使彼自乱亡,稽首请服。朝廷鸠其散亡,礼送令返,宜因此时善思远策。昔汉宣之世,呼韩款塞,汉遣董忠、韩昌领边郡士马送出朔方,因留卫助。又,光武时亦使中郎将段彬置安集掾史,随单于所在,参察动静。今宜略依旧事,借其闲地,听其田牧,粗置官属,示相慰抚。严戒边兵,因令防察,使亲不至矫诈,疏不容反叛,最策之得者也”

元孚奏折的前半部分主要是拍马屁为主,他认为柔然发生饥荒,这是北魏的洪福,而后半部分,却是元孚的重点,他认为,柔然人虽然低头,但不能放松对他们的警戒,应当继续加大监视力度,特别是在边境上设置兵力,以防备柔然再度反水。

其实元孚的计划考虑的还是非常周到和长远的,但可惜的是,被喜讯冲昏头脑的皇帝,压根就没把元孚的话听进去。

皇帝认为,柔然人既然低头求饶了,那么就大度点,救济一下他们,干嘛非要跟防贼似的防着人家呢?完全没那必要!

元孚见皇帝不听自己的建议,也只能是无奈接受,然后率领车队落寞的驶向柔然。

四月,元孚率大部队赶到柔玄北魏京北六镇之一,位于今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兴和县西北和怀荒北魏京北六镇之一,位于今河北张家口市张北县两镇之间的中间地带,来抚慰郁久闾阿那瓌。

按道理来说,郁久闾阿那瓌应该感恩戴德,感激北魏救急的恩情,而事实却是郁久闾阿那瓌不仅不感谢,而且还打算造反。

因为当时郁久闾阿那瓌麾下有三十多兵马,而且他本人就有造反的野心,所以朝廷的安抚大臣元孚到来之后,他并没有准备美酒招待,而是为元孚准备了一辆囚车。

元孚当时就蒙了,完全搞不懂这是什么情况,现场也陷入了一片紧张的气氛之中。

本以为要把命交代在这儿的元孚,却被郁久闾阿那瓌接下来的举动震惊了。

郁久闾阿那瓌不仅没有杀他,而且还好酒好肉款待,坐席也让他做东厢,并且还封元孚担任柔然的行台。

这下更让元孚搞不懂了,这难道就是人们口中说的,打一个巴掌给个枣吃吗?

当然,逃过一劫的元孚并没有选择质问和怀疑郁久闾阿那瓌的意图,而是试着努力融入他们的群体,以期望很快和他们打成了一片。

再把元孚成功洗脑成自己的人之后,郁久闾阿那瓌开始正式出兵南下,洗劫北魏。

当听到柔然大军南下劫掠北魏之后,元孚慌了,当即说道。

“抢哪儿都行,千万别去抢平城,因为那还有我的祖坟呢。”

出于本能反映的元孚为了保证祖坟不被这帮一根筋的柔然人挖掉,不顾生死的说出了这句话,却没想到居然换来了郁久闾阿那瓌的同意。

这下可让元孚乐坏了,原来他在这儿说话还是算点数的。

就这样,在得到元孚特殊的要求之后,郁久闾阿那瓌带兵南下,直接跳过了平城,开始洗劫北魏其他的地区。

元孚本以为自己的这种苦心能够让朝廷知道,没成想,朝廷压根就不买他的账。

当时朝廷听闻元孚成为郁久闾阿那瓌的座上宾之后,很是气愤,朝野之中议论纷纷,有的骂元孚背祖弃宗,有的骂元孚有辱使命,还有的干脆想把他大卸八块,反正什么难听的话都有。

可是在骂完有什么用呢?柔然都快打过来了,靠打嘴仗也解决不了问题啊。

所以,实际问题还得实际解决!

四月二十八日,北魏朝廷派尚书令李崇,左仆射元纂共同率领十万步骑反击柔然。

李崇,字继长,黎阳郡顿丘人位于今河南濮阳市顿丘县,文成元皇后侄儿。

元纂,字绍兴,北魏东平文贞王元略的兄弟。

当郁久闾阿那瓌听闻北魏出兵反击之后,吓得赶紧驱赶着劫掠的两千多老百姓和数十万头牛,马,羊往回逃窜。

李崇见郁久闾阿那瓌不战而逃,下令部队紧急追击,结果白追了三千多里地,愣是没有追上。

虽然李崇的部队没有追上,但是元纂的部队却追上了。当时元纂派自己麾下的铠曹参军于谨,率领两千多轻骑兵,没日没夜的追赶郁久闾阿那瓌的大部队,结果还真追上了。

当时于谨带领二千多兵马赶到郁对原的时候,正好截住了半路窜逃的柔然部队,前前后后连追带打,拼了十七场,硬是把柔然打的不敢再战。

屡战屡胜的于谨打算继续追击,在塞外侦查的时候,却不料被赶来的几千铁勒骑兵挡住了去路,结果柔然和铁勒合击于谨的部队,导致于谨寡不敌众,只好下令撤兵。

被揍了的于谨咽不下这口气,当即决定就地把骑兵分散,让他们藏匿起来,然后派一小队人马爬上一个山头,佯装安排出有人指挥的样子,然后等铁勒骑兵上套。

结果铁勒骑兵以为是于谨站在山头指挥作战,一股脑热就去追击,于谨见铁勒骑兵上套,当即下令让两个士兵骑上自己的两匹战马,冲杀出去。

铁勒人以为是于谨骑马跑了,当即调转马头就去追赶,结果于谨率领部队追击铁勒骑兵,杀了个措手不及,这才安稳的进入了塞外。

面对北方形同虚设的防线,李崇是看在眼里,愁在心上,一时之间也想不出个好的办法来解决挡下的困局。

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人的出现,给李崇指了条明路。

这个人就是李崇麾下的长史,名叫魏兰根。

魏兰根根据当时的形势,结合北魏立国以来的发展现状,总结了一番颇有建树的意见。舞神电子书sx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