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x3qdu.com

天监四年公元502年壬午萧衍接受南齐最后一任君主实际上傀儡萧宝融的禅让,成功当上了皇帝,建立了南朝历史上的第三个政权南梁。

虽然萧衍成功登上了皇位,但是实际上还有很多棘手的麻烦没有彻底解决掉。

比如说前朝的益州刺史刘季连。

刘季连,字惠续,祖籍彭城,是刘宋开国皇帝刘裕同族兄弟刘思考的儿子,一个有着野心但却有懂得韬光养晦的人。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刘季连的命还是很好的,当年萧道成灭刘宋的时候,把刘裕的后代杀了个干净,独独刘季连逃过了被杀的厄运。

从死神屠刀下活下来的刘季连并没有选择沉沦,而是一直隐藏自己的抱负和野心,企图在某一天再度复兴刘宋。

寄人篱下苟活,总好过去死,这是刘季连人生路上的一条非常重要的座右铭。

所以在南齐朝代里面,刘季连不惜一切代价,一步步慢慢往上爬,一点点开始积蓄反齐的力量。

这个过程虽然很漫长和艰苦,但是刘季连比较能忍。

他不仅顺利熬死了南齐的所有皇帝就连南齐最后一任皇帝萧宝融都没有熬过他,而且还在南齐朝廷里压制了很多招惹他的对手。

比如说始安贞王萧道生的儿子萧遥欣。

萧遥欣是南齐末代皇帝萧宝融的亲叔叔,地位和身份自然不一般,可是就因为当年在公开场合侮辱过刘季连,搞过人身攻击,结果就被刘季连穿了一回小鞋,至此之后,刘季连成功压制了萧遥欣的风头。

如果只是在南齐内部用搞分裂的手段来实现复国梦想的话,那确实是有点小看刘季连了。作为拥有复国梦想的理想青年,刘季连心里很清楚。

如果没有个根据地的话,那一切都是白搭。

所以,刘季连在等一个机会。

建武四年公元497年丁丑刘季连要等的机会终于来了。

朝廷担任刘季连为益州刺史,负责蜀中所有的大小事务。

起初到益州工作的刘季连还是比较负责任的,基本上到了之后就展开各种治理和整顿,把当时的益州治理的是井井有条。

当然,刘季连肯定不是出于公心和为老百姓谋福利的出发点去治理的,而是因为他以后想要在这片土地上施展自己光复刘宋的抱负。

说白了就是把这里变成自己割据的地盘,然后拿益州的老百姓当炮灰使。

天府之国虽然历来都是兵家必争和割据的重点地区,但历史的教训也告诉我们,想要在这个地方图谋兴复,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益州虽然有天然的地利优势,可以成为重要的军事屏障,但却只能守,不能攻,所以,刘季连把宝压在益州这个地方,确实也是欠妥。

但在当时,刘季连忍气吞声能熬到一州之长的位置,也确实是不容易,那还有闲心去挑挑拣拣呢?

其实当时刘季连割据益州的想法还是很正确的,因为南齐国内已经呈现衰败之势,基本上朝廷里面打着小九九的人也不在少数,所以,自己能够在这种环境下控制益州,也是相当的不容易了。

先割据,再光复,这是刘季连目前最迫切想要干的事情。

可计划赶不上变化,就在刘季连要准备放开手脚大干一场的时候,一个人的出现,打乱了他的是所有节奏。

这个人就南梁开国皇帝萧衍。

萧衍取代南齐之后,干的头件大事就是把刘季连的益州刺史给撤了。

刘季连是很了解萧衍的,这位仁兄那是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不掉泪,认定的事,十头牛都拉不回来。

所以,被萧衍发出撤职命令的刘季连心里倍感不爽,但是又没有办法。

而此时,复兴刘宋,对于刘季连来说,已经开始成为了一个未知数。

但刘季连也不是个肯轻易认输的人,毕竟熬了这么多年,熬死了南齐那么多皇帝,眼看着就要有点苗头了,这好处说什么也不能被萧衍这家伙给捞了去。

刘季连选择和萧衍“死磕到底”。

萧衍的撤职报告送到益州,刘季连想都没想就撕了个粉碎。

“好你个萧衍,既然你先动手了,那也别怪我不客气了。”

刘季连正式向萧衍发出公告,益州全境进入一级战备状态,随时欢迎萧衍的部队前来“光顾”。

而萧衍得知刘季连割据的意图之后,气的也是直跺脚,当即下令,率领人马,开赴益州,准备武力夺取益州。

起初和萧衍的部队交手,基本上双方都是各有胜负,谁也拿不下谁,可是到了后来,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萧衍的兵马源源不断地往益州运,而据守益州的刘季连兵力却是越打越少。

不光兵力消耗无法弥补,粮食的短缺也是个要命的问题。

民以食为天,吃不上饭,这仗铁定输!

天监二年公元503年癸未耗不起的刘季连终于向萧衍低头了。

比起以往那些为了利益争得你死我活的英雄豪杰来说,刘季连还是比较识趣的,他并没有选择死磕到底,而是很识时务的选择了投降。

虽然投降这件事情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很丢人的事儿,但对于刘季连这种有野心的人来说,投降,根本就不是什么事儿。

不要脸,当不成人,要脸,干不成事儿。

在平定了益州这个大麻烦之后,萧衍为了稳住这个地区,决定用自己信得过的人前去管理。

萧衍派出去的这个人叫邓元起,此人是萧衍最为信任的官吏之一。

邓元起,字仲居,南阳人,一个不太会看人脸色办事的心腹人员。

当时北魏正打算进攻晋寿古代县名,位于今四川彭州市西北,然后直扑汉中,坐镇益州的邓元起知道这个消息之后,说了一番自信满满的话。

“朝廷万里,军不猝至,若寇贼侵淫,方须扑讨,董督之任,非我而谁,何事匆匆救之”

区区蟊贼,我一个人就够了。

当时邓元起本打算回家赡养老母,向朝廷提出调职请求的,可是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邓元起还是有点放心不下益州的情况。

朝廷在第一时间得知北魏进犯晋寿之后,赶紧下了一道诏书,让邓元起负责救援汉中的军务,同时,邓元起调职的请求得到批准,新任的益州刺史改由西昌侯萧渊藻担任。笔趣阁zshu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