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飞燕等人合力将张牛角救了回来,但是张牛角已经奄奄一息。在临终之际,张牛角把造反的大旗交到了好友褚飞燕的手里,因为他很信任自己的这位兄弟。
褚飞燕在接受张牛角临终托孤的时候,也是有点诚惶诚恐,毕竟当年张牛角当的这个老大还是自己推荐上去的,结果到最后,这个位子还是落到了自己的头上。
“这可能就是命吧!”
褚飞燕为了表明自己能继承张牛角遗志,管理好这支起义部队,果断给自己改了个姓!
张!
听说过改名的,还没听过无缘无故改姓的。
不过在我看来,褚飞燕改姓为张燕,很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可能是为了报答和感激张牛角,给张牛角当个干儿子?
当然这个可能性几乎为零,因为没有人愿意平白无故去认人当爹!
哪怕是自己父母已经双亡!
第二,姓张的人在当时的影响力大!
当时除了张角创建的太平道影响比较大之外,在巴郡今重庆市全境,四川东部地区还有一个更牛的张姓名人。
他的名字叫张修!
他也创建了一个比较牛的教派!
五斗米道!
这个教派可比太平道厉害多了!而且在东晋的时候,就有一次起义是五斗米道发起的后面会为大家讲到。
而且这个教派后来还发展成为了天师道!成为了合法的教派!
如此牛的教派,同样也是一个姓张的人创建的。而且张角和张修都参加过起义造反,如果褚飞燕改姓张,然后谎称是这些人亲戚的话,那么或许起义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可能是张燕改名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三个原因就比较容易理解了。改姓的目的可能也有不想辱没祖宗名声的意思,因为造反历来都是十恶不赦中的首恶,不仅风险大,而且一旦失败,还可能连累祖宗一起倒霉,不是被刨祖坟,就是挖出来挫骨扬灰,对于有家国情怀的汉人来说,改姓确实能避免祖坟被刨。
为了自己的前途,为了祖宗的安宁,改了姓吧!
就这样,褚飞燕改名为张燕!开始了真正属于自己的造反生涯。
张燕为了彰显自己的造反决心,他把张牛角留下的几十万大军,改编为“黑山军”。
“张将军,下一步,我们要攻打哪个城邑?”
“哪个也不打!”
“那我们干嘛?”
“投降!”
当时张燕在说这两个字的时候,很多士兵都有点难以置信,谁也没想到张燕在大张旗鼓的闹腾了半天之后,居然做出了这个决定。
张燕当时心里很清楚!
虽然大汉现在民怨四起,但是它依旧很强大!在中原爆发农民起义的时候,朝廷还能一面镇压农民起义,一面吊打羌人叛乱,如此强劲的势力,造反不是找死吗?
很明显,张燕在心里有自己的算盘!
张燕当时主动派使节到洛阳向朝廷乞降,表明了自己愿意归顺的态度。在乞降书中把投降的态度写的很诚恳,汉灵帝看了之后也很高兴。
“张燕孺子可教也,着令加封张燕为平难中郎将!协管河黄河北山地事务,年年向朝廷举荐孝廉。望爱卿莫要辜负圣望!”
张燕就这样开始了自己的官场生涯。
对于张燕来说,虽然自己靠造反起家,但毕竟造反不可能作为一辈子的职业去做,所以还是早一点给自己和后人留一条生路吧!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庚午西凉董卓挟汉献帝迁都洛阳,各路诸侯联合起来准备讨伐董卓。
河内今河南北部,河北南部,山东西部太守王匡,出手阔绰的土豪
冀州今河北衡水冀州,东汉十三州之一牧韩馥,死的超级憋屈的一个豪杰
豫州管辖颍川郡,汝南郡,沛郡,梁国,东汉十三州之一刺史孔伷,不买董卓账的豪杰
兖州今山东兖州,东汉十三州之一刺史刘岱,一头倔驴
陈留今河南陈留镇太守张邈,为人仗义
广陵今江苏扬州东部太守张超,大哥张邈身后的乖小弟
东郡太守桥瑁,讨伐董卓计划的发起人
山阳今山东菏泽巨野县一带太守袁遗,也是一号能人
济北管辖山东平阴,奉高县,茌平县相鲍信,操碎心的一路豪杰
后将军袁术,
奋武将军曹操等豪杰推举渤海太守袁绍担任盟主,袁绍也自封自己当了个车骑将军,并准备率兵讨伐董卓。
而当时张燕就在这支盟军部队之中。
哪怕是打不出什么惊人的战绩,混个脸熟也不错啊!
就跟明星走红毯一个道理,甭管规模大小,名气高低,多去走走,知名度不就上去了嘛!
后来在讨伐董卓的工作告一段落后,袁绍又忙着联合公孙瓒打冀州韩馥的算盘。
结果袁绍成功的把公孙瓒当枪使了一回!
但后来的公孙越被杀事件,彻底成为了两个人矛盾的导火线!当时公孙瓒的堂弟公孙越就是在袁绍兄弟袁术的指派下去协助孙坚攻打袁绍部将周昂,结果倒霉催的公孙越被周昂的部队射死,至此,公孙瓒和袁绍结下了仇恨!
公孙瓒是个有仇必报的人,算上上次袁绍拿自己当枪使的经历,再算上堂弟公孙越被杀的经历,公孙瓒决定要和袁绍决战到底。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辛未公孙瓒和袁绍彻底撕破脸皮,当时张燕派自己的将领杜长去增援公孙瓒,结果直接被袁绍的部队给干掉。
至于张燕为什么选择帮公孙瓒,而不跟袁绍混,史书中没有做过多记载,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张燕应该和公孙瓒之间有着一定的渊源和交情。
反正张燕就是和袁绍不对眼!
后来董卓大将吕布在投奔袁术被拒绝之后,果断投奔了袁绍,而袁绍当时为了考验吕布的忠诚,便交给他一个任务!
攻打常山的张燕部队!
而张燕碰上吕布可以说是倒了八辈子血霉了!
当时吕布在投奔袁绍之后,带着自己的亲信部将成廉,魏越,每天骑着赤兔马来往三四回,如砍瓜切菜一般杀了张燕不少人马。搞得张燕很是被动。
虽然张燕的部队损失惨重,但是把吕布和袁绍的部队消耗的也够呛,所以,常山这一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胜负!
“袁绍的这个外援是在是太猛了,不行!这个仇,我张燕一定得报!”
张燕一直忍着这口气,准备在合适的时机给袁绍予以重击!
而这口气一憋就是好多年,直到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己卯袁绍攻打公孙瓒,出于道义,张燕带领黑山军联合公孙续分兵三路救援公孙瓒。
结果公孙瓒没救成,反而公孙续还被袁绍截杀,公孙瓒中了袁绍计谋,被逼的自焚而死。
对于一直想报仇的张燕来说,似乎击败袁绍的机会将不再可能拥有了。
可是官渡之战后,曹操这个在张燕看来并不出众的人物,却帮自己完成了一直以来都想完成的夙愿。
于是张燕果断率领黑山军投奔了曹操,并且承诺要帮曹操追剿当时袁绍的两个儿子,袁谭和袁尚。
“袁老贼已死,那这个仇我就找你儿子报!”
建安十年公元205年乙酉张燕终于在人生行将终结的一刻,找到了最后的归宿,而这也是他带领的这支黑山军最后的归宿。
投奔曹操!
“我想你们也累了,是时候该好好找一个明主了!也许我们反来反去,什么都没有得到,但起码我们最后能有一个好的归宿,这就够了!”
于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支黑山军部队被曹操收编之后,黑山军开始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成为了历史。
也许,再大规模的起义,到头来,终究还要归于平淡。
激情只是一时的痛快,而平淡才是长久的谋略。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