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阿白只是觉得阿兰是个和善的人,想稍微捉弄她一下,觉得阿兰不会生气、在意。
『好吧,』阿兰无语,『那么你姓白。』
阿白点头。
『那我就叫你阿白了。』阿兰只好不再继续追问下去,『毕竟你没告诉我你的名字。』
阿白点头,但又深感抱歉,于是还是回答道:『我叫白晴柔,字夕露啦,其实。』
『那我叫你阿柔……?』阿兰看着阿白。
『不!』阿白斩钉截铁地否定,『你还是叫我阿白罢……你不是我家人!』
『你家人叫你阿柔?』阿兰理解了其意。
『是的,』阿白无可奈何地向着阿兰解释,『毕竟我父亲也姓白,我的兄弟姐妹也姓白。』
阿兰了解了,于是向阿白介绍自己:
『我叫杨兰,字蓝染。』
『那就是阿兰了。』阿白理所当然道。
……
在兰白对话途中,阿夜给他们沏了茶。
——是龙须茶。
阿直有些疑问:『你从哪里买的?』
——也不知他为何会疑问。
不过,上海及其附近的确不产龙须茶是了。
但是尽管这里不产龙须茶,也可能有人把龙须茶叶带过来,在集市上卖之类事情。
『是个小朋友送我的。』阿夜不在意地回答。
『小朋友……?』阿直琢磨着阿夜句中的意思,『大致年龄是多少岁呢?长相呢?』
『你怎么如此关心?』阿夜对阿直感到非常奇怪,『大概是一个一米六左右的小女生。我猜想……她大致是十三岁左右……?她有时候来我这儿借书看,尽管好像她并不住在上海。』
一听到“一米六”、“十三岁”等词汇,阿白仿佛腹部重重承受了一击极大的伤害。
阿白默默地看向阿夜。
阿夜说这话也没有什么多的思考,只是非常平静地道出事实。并没有想到阿白。
阿白委屈。
『十三岁就已经一米六了?』阿兰替阿白问。
『你十三岁的时候还要高罢。』
阿夜觉得阿兰是在嘲讽。
阿白又仿佛膝盖中了一箭。
『问题是这小朋友好像才一米五五?』阿兰意味深长地指着阿白看了阿夜一眼。
阿夜很奇怪,没有回答。
『你几岁?』而阿直其实早注意到了阿白。
不过,阿直这样直白地问着,让阿白有些措手不及——毕竟不能随便问女生年龄。
顺带一提,这样的礼节应该是从西方传来的。
绅士不会问这种问题,由于那礼节。
因此,阿夜作为一个头戴礼帽,身着西装的年青人——这样打扮很明显是想把自己当做一个绅士,他也是不会问这种问题的。
于是阿夜瞪了阿直一眼。
阿直觉得这样很正常——当然,这不代表他不了解礼节,他说道:『我是二十岁哟,是民国三年出生的。』阿直眨巴眨巴眼睛。
阿白看他已经自爆年龄了,那只能顺从他的话,回答:『我,十五岁,民国八年出生。』
差五岁,令阿直有些惊讶。
『阿直,你老了。』阿夜报以嘲讽。
阿直记得阿夜好像跟他没差多少,也是差不多这个年龄,于是很不满地看向阿夜。用眼神示意:要是我老了,那你岂不是跟我一样!
……
阿兰的目的达到了。
又和他们聊了一会儿,就离开了。
阿兰回到家中。
随便和父母谈了一些事儿。
例如,父母问其:『刚才你去哪儿了?』
『去了一个朋友家,』阿兰随口答了句,又转了转眼珠,补充了句:『是位女性朋友。』
阿兰父亲突然认真起来:『你忘了之前我跟你说什么了……?就算是女性朋友,也不能放心啊!』
阿兰突然想起之前父亲告诉她秦家人的事儿。
『抱歉抱歉,』阿兰只好赔笑,『下次我会注意的……』『说起来,我遇到了一位姓白的人,我记得您从前讲过什么……』阿兰转移话题。
『白……?』兰父若有所思地回忆了一下,随后突然在那遥远的记忆盒子里寻到了那不容易被记起的一段往事儿,但他不确定:『白风?』
阿兰似是很惊讶:『您怎么会知道她父亲的名字?』阿兰觉得之前阿白无意间随口透露出的一点信息,也是蛮有用的。
『她父亲……?』兰父疑问。
『是的,』阿兰点头,『她跟我是这么说的。』
尽管没有点明“她”是谁,但兰父已经在心里找寻到了一个答案:白晴柔。——至于选这答案的原因,兰父事实上是凭感觉的。
他觉得这肯定是白风的孩子,这一点毋庸置疑。但具体是哪个孩子,并不知道——白风的子女,是真的多。……但是,他只记得白晴柔了。
——毕竟白晴柔给人的印象是极好的。
因此,是这个答案。
当然,他其实是没有料到,真的是白晴柔。
而当阿兰说白晴柔是她新朋友时,他有些担忧了——他其实只是怕阿兰再步秦冬母亲的老路。
——他怕白晴柔的好、温柔让阿兰迷得无法自拔,他回想起当初秦冬母亲,秦氺曾写过一篇文章,是关于与那人分离时的痛苦,就有些后怕。
阿兰了解了父亲的忧虑,笑道:『我怎么可能爱上她?爱情这种事儿,以后再说了。』
……
啊、对了顺带一提,秦冬随母亲姓。
——毕竟秦冬父亲其实是入赘的。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