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县里的居民都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夕阳此刻还未完全落下,县里的商户都开始收拾着摊位,准备回家,吃上一顿热腾腾的晚饭。路上的行人也都渐渐的稀少了起来,唐朝路向李风来和采桑子恭敬的抱拳说道:“风来兄,老先生,我要先去将字条交予我唐门在湖县的暗桩,稍后再去寻二位。”见采桑子点了点头,唐朝路便快步向前走去,沿途左顾右盼,似在寻找着什么。眼看唐朝路走远,李风来似也对此人身份开始存疑,于是问道:“师父,为何唐门出了这么大的事,这个唐朝路也不回去呢?”采桑子摇了摇头:“为师也不知,要么是不想回,要么就是自信这血海帮对唐门构不成丝毫威胁。”采桑子说着便继续往前走去,又开口说道:“咱们先找一家客栈住下,日夜兼程的走了这些天,贫道这把老骨头都要散架咯!”
唐朝路沿途边走边看墙上是否有飞镖记号,唐门暗桩在外,皆会在墙上留下记号,方便同门寻求帮助。唐朝路一路望去,别说记号了,连个被小孩涂鸦的刻痕都未瞧见,于是疑惑的自言自语道:“不会是我记错了吧,我出来之前仔细看过唐门暗桩布置,湖县明明有一个的啊。”唐朝路生怕自己记错,从腰带中抠出一张纸,将其展开,纸上密密麻麻的黑黢黢一团,完全不知为何物,倒是像用墨水将其打湿了一般。唐朝路运转目力向其看去,纸张上的黑团渐渐变得清晰起来,一个个蝇头小字出现在视野之中。唐朝路从上往下看去,在暗桩所在位置之中找到了湖县,这才放心的将纸重新放回腰带之中,继续向前寻去。
走到一处巷口之时,唐朝路才在巷口的青砖之上看到了唐门标记。唐朝路四处望去,却只在附近看见一位炸豆腐的老人,于是慢步走到豆腐摊前。老人见有客人来了,连忙招呼着:“小哥,要来点豆腐吗?老汉这炸豆腐手艺是祖传的,不香包退!”唐朝路看着炸的豆腐块,口水都要顺着嘴角流下,心里还是想着,正事要紧,于是说道:“老丈,我今日身上忘带银子,不如我赋首咏竹诗,你请我吃一块吧。”老人像看傻子一般,看着这个小个子男人,摇了摇头,说道:“老汉出来做生意,是要养家糊口的,我看小哥穿的也干净,怎的来取乐老汉。老汉可请你不起,你还是另寻他处吧!”
唐朝路听闻此话,摇了摇头,深知此人不是唐门暗桩,便走到巷口墙根处蹲着,一时间竟不知如何是好。这时一人挑着担子从远处走来,唐朝路也并未在意,走近之后那人似是认出了唐朝路,大声说道:“这不是和那位老先生一起的小哥吗?你是和他们走散了吗?”唐朝路仔细看了看此人,才认出其是城门外的茶博士。唐朝路摇了摇头,问道:“茶博士,你可知这巷子内有几户人家?”茶博士似乎是急着回去有事,边向巷内走去,边说道:“这巷子多年前闹过鬼,别人都不敢住,就我一家住里面。”唐朝路望着茶博士的背影,连忙喊道:“既然茶博士如此正直胆大,我给茶博士赋首咏竹诗如何?!”茶博士停下前行的脚步,没有回头,只是大声说道:“咏竹也可,咏梅更好!”唐朝路眼睛一亮,知道找对人了,急忙快步上前来到茶博士身旁问道:“你可是唐门暗桩?”茶博士眼中满是笑意,嘴角勾起说道:“我可不是”,说完便继续向前走到一处房门之前,缓缓推开门,喊道:“爹,我回来了!”随后便向那位陷入沉思,不知所措的小哥招了招手,唐朝路见状,赶忙上前,随着茶博士一起跨进院门。
李风来和采桑子在城门口打听了一番,便知道这湖县之内因为地处偏远,常年来此的外地人少之又少,于是便只有一间客栈营业。李风来和采桑子望着那写着‘鹏程客栈’四个大字的牌匾,虽然字里的红漆已经有了些许脱落,字却依然虎虎生威,似不是凡夫俗子所写。李风来跟在采桑子后面迈步走进客栈,竹子编制的桌子凳子,让其眼前一亮。桌面经过多年打磨,早已如镜面一般平滑。小二见有客人到来,立马喜笑颜开的上前问道:“二位客官是打尖还是住店?”采桑子面无表情,慢悠悠的说道:“给我们准备两间上房,再来两盘小菜加二两花雕。”小二连忙应道:“好嘞,客官随我来,我带二位客官去看看房间,饭菜一会儿给二位送去。”
饭厅内一个骨瘦如柴的小个子男人,夹起一块五花肉便往嘴里送去,咀嚼着,享受着那五花肉的肥嫩,等到咽下,再将一口女儿红灌入口中,暗自说道:“这老头看起来像是头肥羊,那小崽子背上那把剑也像是好东西!这趟可不能放过咯!”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