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x3qdu.com

“薛老师,你不知道啊,我家劳动力少呀,这农村人不就是在地里刨食嘛,读书也没啥用呀。”梁村富反倒一脸的无奈。

“梁师傅,凡事咱们得往长远看,你说现在就你们种那点儿地,拼死拼活一年下来刚刚够一家人填饱肚子,孩子上学的学费都东拼西凑,这说明农民在这小块土地上经营是致不了富的,这种经营模式肯定是有弊端的,国家一定会改革的,你应该让改枝好好学习,将来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说着,薛老师擦了擦急出来的一头汗。

“薛老师,我不懂你说的那些大道理,我就认定我这样也是为改枝好,唉!——”看来梁老头是吃了秤砣铁了心嘞。

就这样北京来的薛老师也没说服梁老头,人们看见薛老师也是抹着泪离开改枝家的……。

鼠目寸光的梁老头咋能看到社会发展的前景,他陶醉在眼前的利益里,用祖辈传下来的家长制思想葬送了改枝的美好愿望。

从此,人们总能看见梁老头家的地里,改枝洒粪、平地、垅堰的身影,这些在农田地里男人才干的活儿,改枝干的不厌其烦,她是在麻醉自己。她要把内心深处的痛苦都化成一滴滴晶莹的汗珠抛洒向大地……。

二后生辍学已经是中考以后的事了,离分数线5分之差二后生落榜了。当年的中专生、大专生都是国家包分配的,招的人数少不说,政策都是向城镇户口的学生倾斜的。

落榜之后,二后生无心继续复读或者是上高中,只好回家务农,让他欣慰的是,他又能和改枝站齐了。二后生躺在他家收割回来的麦垛旁边,想象着他和改枝以后的生活:改枝在家务育孩子、打猪喂狗,他在田里辛勤耕耘……,想到这里,嘴里叼着麦草的二后生心里美滋滋的。

农村人重男轻女,中考过后,村里的女孩相继辍学,只有李板头家的李红梅到县里上高中了,谁也摸不着文盲李板头是哪来的‘知识改变命运’的觉悟,说什么:“宁舍地里三担粮,也要送儿上学堂。”李板头的两个儿子两个女儿都在上学,倒不是说李板头家多富有,人家李板头是勒紧了裤带省下钱也要叫几个娃娃上学,改枝私下羡慕死李红梅嘞。

改枝不念书了,最高兴的就数钱三娃嘞,整天屁颠儿屁颠儿,每天都像拣了钱似的脸上挂着笑,见了谁都抢着打招呼,叔长婶短的,人们都夸钱三娃是个好后生。在钱三娃的心里,似乎改枝就是他的媳妇儿嘞,有事没事就往改枝跟前凑,开个拖拉机绕道也得从改枝家门前走一遭。无可奈何的改枝只好以沉默来抵抗钱三娃的殷勤示好。因为改枝的心里埋藏了太多的苦痛,身心的疲惫已经让她有些喘不上气来,唯一留在心里的一丝甜蜜的希望正随着她年龄的增长变的强烈起来……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