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x3qdu.com

朱允炆本以为自己独家生产的玻璃一旦进入市场,凭借垄断地位和技术优势,必然会大赚一笔,甚至形成一个稳定的经济支撑。但现实并不如他想象的那么顺利。

“陛下,玻璃的销路很不好。臣在东市赁了间铺子,专售玻璃茶具。可是围观者众,购买者却寥寥。”石永年也是一脸的愁眉苦脸。

“依你之见,这是为何?”朱允炆没有想到,自己费心研制的玻璃竟然没有销路。

“陛下,玻璃贵重,寻常人家是买不起的。而富贵人家又瞧不上,说这玻璃是……是假玉、是赝品。不为君子所重。”

“可这玻璃……从来就不是玉啊。”也难怪朱允炆想不通。他不会知道,在这个时期,人们认为天下器物,莫不能分成玉、瓷、陶、漆、铁五种器物。其中当然以玉为尊。因为玉器往往具有半透明的特色,储量又极为稀少。历史上瓷器刚出现的时候,也被世人称为假玉,因为瓷器如果足够薄,也是可以微微透光的。只是透光程度比玉要差远了。经过了许多年,瓷才成为一种被世人所接受的材料质地。陶器、漆器因为成本较为低廉,不能彰显自己的地位和财富,一向为上层阶级所不喜,只在中产家庭中广泛使用。至于铁器,因为大都用来铸造兵刃、农具,又因为自身重量较大,被人们认为是不祥之物和最贫贱的材料。

玻璃可以说是独立于以上五种质地之外的材料,然而用已经见过的事物来类比新事物是人类的本能,古今中外概莫能免。远洋的水手第一次见到鲸,就理所应当地给它上一个鱼字旁。见到与牛体型相似的犀,也自然地称为犀牛。明初的士人第一次见到像玉一样能透光的材料,自然称玻璃为假玉。

玉器珍贵,当然比玻璃值钱多了。除了极少部分人之外,绝大多数人是用不起的,但朱允炆想象中玻璃消费的主力军们,却宁可使用瓷器,也不愿意用假玉。这就好比摹本制作再精良,哪怕本身也是古董,也不如真名实姓的近代真本值钱一样。

“看来要让玻璃真正为人接受,还需要动用一点手段。”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