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x3qdu.com

杨新文可不相信他这个刚上班没两年的人会有这能量,人家也就是随便一说,认不得真的。

接下来的几天里,他不知跑了多少趟县城,但人武部的人说无法更改,跑多少趟也没用。

沮丧至极的他只好回了家,本来还指望着早些上班呢,这样也能减轻些家里的负担,但眼下的情况自己也只能认命了。消停下来后,他就鼓捣起赵力送给他的那个收音机来,当他从收音机里听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消息时,他确信,农村恐怕马上要面临一场深刻的变革了。如果像安徽小岗村那样分了地,是不是再不用为填饱肚子发愁了?到时候有了钱就盖他三间大瓦房,给爸妈扯上一身新衣服,给弟弟们买些学习用具……

晚上,听着他在背窝里小声畅想着那看上去“不可能”实现的美好未来,媳妇淑芬捅了他一把,小声说:“好像是有了……”

又一个严寒而漫长的冬天过去了,春暖花开的时候,杨家迎来了两件喜事:一件,是老大杨新文在河西大队小学当代课老师的事定下来了。虽说这不算什么正经工作,但总比在地里刨食强。另一件,是老二杨国文经他们的三叔介绍,认识了在外县某单位当出纳员的女子。

本来,老二杨国文对这门婚事是不怎么愿意的,但人家女子不要任何彩礼,第一次来相亲时一见着他面就相中了。这杨家的老二杨国文因上过师范,长得文质彬彬,除了长的好,又在中学当老师,是公办教师,还有哪个女子会相不中呢?所以,那女子相亲当天就没走,第二天硬是拉着他去了公社集上给他母亲扯了一块布料,还给杨老汉买了一条卷烟两瓶烧酒,给他也买了一双鞋,又给几个弟弟各买了一件背心,这才恋恋不舍地回去了。

对于老二娶什么样的媳妇,杨老汉两口子一贯的做法是不管,就像老大娶媳妇一样,都让孩子自己作主。但这次一听说不要彩礼,都乐得合不拢嘴了,连说“中中”,并让老二自己拿主意。杨国文一想,也没什么可挑的了,人家有正经工作,父母又是干部,咱一个穷家出来的,有什么资本挑三拣四呢?就这样,挑个好日子压了婚,定下来等腊月就结婚。

虽说姑娘家不要彩礼,但结婚不是小事情,总是要置办些当用之物,被褥幔帐、锅碗瓢盆……哪样不得花钱?好在姑娘说婚后不住家里,因为得把杨国文调到她们那里的中学,这样不仅解决了两地分居问题,也解决了家里没有地方住的困难。

是呀,家里就一铺炕,现在隔出仅够两个人住的小屋给老大和他媳妇了,这要是再结婚一个还能住哪里呢?总不能去外面搭窝棚吧?

为了攒老二结婚的钱,杨老汉得着空去公社集上抓了两头猪崽子,打算养上三五个月,上了秋一卖能出些钱。家里又多孵了一窝小鸡崽,还有几只鸭鹅,就等着养大了下蛋换钱。

猪倒好办,可以跟着那些屯邻们的猪一起去草甸子上放,但这些鸡鸭鹅的任务可就落在了小六子杨梦文的身上。在这个家里,除了挣工分的、工作挣钱的和上学的外,就剩他一个人是吃闲饭的,割草剁食喂这些家禽又不是很累,不让他干谁干?谁让他不上学了?

“谁让你不上学了?”

这话是杨代文说的。听到这话时杨梦文好一顿哭,他倒不是怕干这点活,因为平时自己也没少帮母亲割猪草或是放猪,他哭是因为上不了学。哭完后他想,再有几个月就又到报名的时候了,到时自己一定能上成学。毕竟自己已经八岁了嘛,老师还会不要?

于是,他就盼着八月份的到来,更盼着在这几个月里自己能再长高一点。可是,虽说大哥有了工作,但家里还是吃了上顿得盘算下顿,哪有那么多吃的能让正在长身体的孩子们放开量地可劲吃呢?这还不算,让杨母更为挠头的是,八月份大媳妇就要生了,添人进口虽是好事,但多了一张嘴,家里的日子会更不好过了。

小梦文平日里除了割草剁食喂那些肩负着重要使命的鸡鸭鹅外,他大部分时间是坐在屋檐下或井台边看五哥给他的一年级的书,有不认识的字他就问这个问那个。没几个月,小学一年级的生字或者算术里的加减法他就都学会了,于是,又向五哥要二年级的书。五哥杨代文说:“这小屁孩儿挺能耐呀?”

可说归说,每当小梦文追着他问生字或算术题时,他总是躲来躲去。他不给讲,小梦文就去问四哥,可四哥放学会总要帮家里干活,没空理他,他就想着要去问三哥,但又一想,三哥马上要参加高考了,不能打扰他,于是,就问下了班的二哥或者大哥,还好,大哥二哥很有耐心,不仅给他讲解这些难题,还时不时地拿回来一本小人书给他看。这可帮了他大忙了,在家里看家时可全靠这些小人书了。那些小人书他看了一遍又一遍,看完还纸包纸裹地包好、藏起来,生怕被五哥看到,原因是五哥经常撕他的小人书上厕所,为此,他没少哭。

可是,这些都不算什么,眼看着自己在门框上画的道道没怎么向上移动,自己的个头一点都没见长,他这回可真要哭了。个头没长多少,学校能收吗?

很快,新一年的开学季就要到了,农场子弟小学照例开始招收新生。

面试那天,小梦文进教室一看,还是那个女老师,叫母亲“老姨奶”的那位。小梦文曾绞尽脑汁地想过,既然她叫自己母亲“老姨奶”,那也就是说,自己是她的叔辈?对!论辈份,她得叫自己六叔呢!

可是,今天这位“大侄女”却还是六亲不认,小梦文一进来还没等考什么题呢,她就对小梦文母亲说:“老姨奶呀,你家我六叔虽说入学的年龄够了,但个子太矮了……要不,再等一年?”

母亲一听,连忙说:“小张老师呀,你也知道,家里孩子多,不够吃,这孩子都是饿的,就让上学吧!”

“这个……好像有点困难,学校有规定,入学不仅有年龄限制,对个头也有要求,你家小六儿这个儿头实在是太小了。没办法呀,就明年吧!”

母亲还想再说什么,气极了的小梦文这时却说道:“妈,走,咱们回家,我不上学了!等我长高了个儿,看他们还要不要!”说着,他径直走出了教室。

对于小梦文的倔强,母亲也没什么办法,只好跟着出了学校。

转眼这一年就过去了,第二年,九岁的小梦文终于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一名小学生。与屯里其他孩子相比,他比别人晚上了一年学。提起这事,他信誓旦旦地对母亲说:“别看我上学晚,照样比别家的孩子有出息!”

对于九岁的杨梦文来说,或许这是少年轻狂的大话,但没有人知道那是他壮志满怀的雄心。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