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青衣小道,脚力甚健,路途也熟,一天下来,在山间行走确比骑马要快。
傍晚时分,四人一舆进了山间猎户的院子。屋前葛衣少女笑道:“到了,总算到了。昨日等到天黑都没见人,就怕出事,着急呢!”说着,扶元夕下了肩舆,元夕心里一震,难道又是独孤翀的人?他这么大势力?
晚食很是丰盛,有一大盆蘑菇炖野鸡,凉拌蕨菜,烧野兔,还用一条大鱼做了汤。元夕一见都是自己最爱吃的,又高兴起来,非要叫青衣道士和少女一家一起吃饭。
于是,晚食变成了自助餐,所谓食不言寝不语也很快被废除。
元夕吃了一块鸡肉,问道:“这野鸡是自己打的吗?”
少女急忙放下碗,自豪地道:“是我阿耶打得的。”
元夕看向略显羞涩,闷头喝汤的大叔,赞道:“大叔真是好箭法!”
大叔放下汤匙,钦佩地看着青衣小道:“哪里,这三位小道长才是了不得,我在屋前见二人抬着女郎,一人替换,三位步履不似常人,便知定是武功极高明的!”
一位小道急忙放下饭碗,说道:“不敢!过奖了!”
爱学习的元夕提问:“为何你们都穿青衣?”
小道答曰:“青为东方甲乙木,泰卦之位,又为青龙生旺之气。寓有木青泰之喻言,藏性命双修之意。”
元夕认真地点点头,“处处皆学问!”
小道忙说:“不敢!师伯才是真正有学问之人。”见元夕一愣,做出解释:“就是我师傅清微观主的大师兄。”
“独孤翀?”
“正是。”小道一脸钦佩之色。
元夕无语地看看三人,忽然发现其中一人始终埋头刨饭,不由多看了几眼。
小道再次放下碗说道:“那是我大兄阿欢,天生愚笨。与我是双生子,因生下来不哭不闹,家人以为是个妖孽,要弃了他。幸遇师伯,连我一同买下。师伯说大兄不知愁苦,所以给他取名欢,而我是悲欢愁苦都有,便给我取名有。”
元夕顿时感慨了,啧啧,原来我亲爹不算狠啊!再看看二人,和自己差不多高,十三四岁的样子,唇红齿白,疑惑起来,“你们俩多大了?那时独孤翀才几岁,就能干这种买人的大事?”
另一小道扑哧一声笑起来,答道:“他俩都是十二岁,平时太能吃,所以长得高大,看上去不止这岁数。其实我十四了,却貌似比他二人小。”
元夕看仔细分辨,果然如此,最壮的是阿幸,其次阿有,略矮且瘦的是阿余,有人脸识别障碍的元夕终于分清楚了。
阿余钦佩地说道:“师伯智勇双全,七岁时和师傅假装卖身为奴,毒杀燕主。回途中劝说师傅,买的阿幸兄弟俩。”
元夕心中一颤,想到驿站中的上下铺木床,老乡!穿越人!想到他对自己从无恶意,关爱有加,只是和独孤彤有些暧昧不清的,心中天人交战起来。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