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书版《道德经》第三十八章引言:
在华夏文明的智慧宝库中,《道德经》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深邃而永恒的光辉。其中,帛书版《道德经》以其独特的版本价值和历史意义,为我们解读老子的思想提供了珍贵的依据。此刻,让我们一同将目光聚焦于帛书版《道德经》的第三十八章,开启一段启迪心灵的智慧之旅。
帛书版《道德经》诞生于遥远的古代,承载着先哲对宇宙、人生、社会深刻的洞察与思考。第三十八章,犹如这座智慧大厦中的一间密室,其中蕴含的哲理和启示,等待着我们去发掘、去领悟。
老子的智慧如同潺潺流淌的溪流,滋养着世世代代的人们。在这第三十八章中,他的言辞或许看似简洁,却蕴含着无尽的深意;他的观点或许初读令人费解,但细细品味,便能发现其中隐藏着的关于人性、道德、伦理以及社会秩序的真知灼见。
走进帛书版《道德经》第三十八章,我们仿佛穿越时空,与老子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在他的指引下,我们将拨开迷雾,洞悉世事的本质,探寻人生的真谛。这一章的内容,不仅是对古代社会的深刻反思,更是对当代人类生活的智慧启迪。
在接下来的篇章中,让我们一同深入剖析帛书版《道德经》第三十八章的每一个字句,感受老子智慧的博大精深,领悟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和处世之道,让古老的智慧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帛书版《道德经》第三十八章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故去彼取此。
帛书版《道德经》第三十八章解读:
帛书版《道德经》第三十八章,蕴含着老子对于道德仁义礼的深刻洞见,为我们揭示了人类社会价值观念的演变与本质。
开篇“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之人顺应自然,不刻意去表现自己的德行,其德行是真正发自内心且自然而然的,所以是真正的有德。比如,孔子的弟子颜回,生活简朴,一心向学,对仁德的追求并非为了向外彰显或获得赞誉,而是出于内心对于道德的纯粹追求,这种不刻意的德行,才是上德。相反,下德之人总是担心失去德行的名声,刻意去维护和表现自己的德行,这样的德行是表面的、形式化的,实际上是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德之人的行为是顺应自然规律,不带有任何功利性目的,自然而然地做事。而那些下德之人,他们的行为带有明确的目的和动机。就像一些企业,起初创业时,真心为了给社会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是上德的“无为”;但后来有些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不惜牺牲产品质量、欺骗消费者,这种带有强烈功利性的行为就是下德的“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具有上仁的人,他们施予仁爱是出于真心的本能,不求回报;而讲“义”的人,他们的行为是为了履行某种义务或者责任,带有一定的目的。比如在战争时期,许多医护人员不顾自身安危,奔赴前线救治伤员,这是出于仁心;而有些人为了报答知遇之恩,为其主上冲锋陷阵,这种行为更多是基于义的责任和承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当人们过于强调礼仪规范,如果别人不响应,就会强制别人去执行。例如在某些形式主义严重的场合,人们只是机械地遵循礼仪形式,而忽略了内在的真情实感,一旦有人不配合,就会遭到指责甚至强制要求。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当社会失去了“道”的根本,才会去强调德;失去了德,才会去提倡仁;失去了仁,才会去讲义;失去了义,才会去注重礼。这就像一个社会,如果人们都能遵循自然之道,和谐相处,就不需要过多地强调道德规范和礼仪制度。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人们逐渐偏离了“道”,才需要通过各种外在的规范和准则来约束人们的行为。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当社会只能依靠繁多的礼节来维持秩序时,说明人们之间的忠信已经非常淡薄了,这也是社会混乱的开始。比如在一个组织中,如果成员之间缺乏信任和忠诚,只能依靠严格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彼此,那么这个组织内部的矛盾和问题迟早会爆发。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那些所谓的先见之明和预先的认知,只是“道”的表面现象,也是愚昧的开始。有些人过于依赖自己的经验和预判,却忽略了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和变化,往往会做出错误的决策。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所以有智慧的人会选择坚守敦厚、朴实的本质,而摒弃那些浅薄、浮华的东西。就如同那些专注于科研、默默奉献的科学家们,他们不为名利,一心追求真理和知识的本质,他们就是“处其实,不居其华”的典范。
总之,帛书版《道德经》第三十八章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启示,让我们在追求道德和价值的道路上,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和观念,回归到“道”的本质,追求内心的真诚、善良与自然。
帛书版《道德经》第三十八章的译文:
“具有上乘品德的人,不刻意表现自己的品德,所以才真正具有品德;下乘品德的人,生怕失去品德,刻意去表现,所以实际上没有品德。”
比如在三国时期,刘备以仁德闻名。他的仁德并非是为了作秀或者获取名声,而是发自内心地关爱百姓、礼贤下士,这便是“上德”。相反,吕布虽武艺高强,但他的品德表现常常是出于利益考量,为了生存和权力不断背叛,这种刻意表现出来的“品德”,实则是“下德”,最终也导致了他的失败。
“具有上乘品德的人,顺应自然去做事,没有什么目的;下乘品德的人,刻意去做事,有一定的目的。”
“上仁”的人出于真心自然地去施予仁爱,没有其他企图;“上义”的人去做事是为了履行道义,带有一定的目的。
在古代,范仲淹推行“庆历新政”,他的出发点是为了国家的利益和百姓的福祉,不为个人私利,这种真心为天下的行为是“上仁”。而一些侠客为了报答恩情或者维护江湖义气,有时会参与一些争斗,这种行为虽有其正义性,但往往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和功利性,可视为“上义”。
“推崇礼仪的人去推行礼仪,如果没有人响应,就会挽起袖子强迫别人执行。”
在某些朝代,统治者为了强化统治,制定了繁琐的礼仪制度,并强制臣民遵守。如果有人不遵守,就会受到惩罚。这种过度依赖礼仪来维持秩序的做法,往往会导致社会矛盾的激化。
“所以,失去了‘道’,才讲‘德’;失去了‘德’,才讲‘仁’;失去了‘仁’,才讲‘义’;失去了‘义’,才讲‘礼’。礼仪制度,是忠信不足的产物,也是社会混乱的开端。所谓的先知先觉,只是‘道’的虚华表现,是愚昧的开始。”
当社会的道德水准逐渐下滑,人们不再遵循自然之道,才需要用各种道德规范、仁爱观念、义理准则和礼仪制度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例如,在商业社会中,如果商家们都能坚守诚信经营的“道”,就不需要用各种合同、法律来约束彼此的行为。然而,当一些商家失去了诚信,为了追求利益不择手段,就需要用法律合同等手段来保障交易的公平和安全。
“因此,大丈夫立身敦厚,不居于浅薄;存心朴实,不居于虚华。所以要舍弃浅薄虚华,采取敦厚朴实。”
在现实生活中,袁隆平院士一生专注于杂交水稻研究,不为名利所动,一心只为解决全球粮食问题,他的行为就是立身敦厚、存心朴实的体现。而那些为了追求短期利益、不择手段、弄虚作假的人,就是居于浅薄虚华,最终也难以取得真正的成功和成就。
帛书版《道德经》第三十八章白话文:
最高层次的“德”,不刻意去追求“德”的形式和表现,反而真正具备了“德”;较低层次的“德”,生怕失去“德”的表现形式,所以其实并没有真正的“德”。
比如,孔子的学生子路,在早期为了表现自己的勇敢和正义,刻意去做一些见义勇为的事情,虽然行为看起来是有“德”的表现,但这种刻意是为了获得他人的认可和赞扬,其实还处于“下德”的层次。而孔子一生致力于教育和传播仁爱思想,并非为了外在的名誉和利益,而是出于对社会和人类的关怀,这就是“上德”,是真正发自内心、自然而然的德行。
具有“上德”的人,顺应自然规律做事,没有什么功利性的目的和想法;“下德”的人,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有所作为。
“上仁”的人去做事情,也是发自内心的自觉,没有功利性的目的;“上义”的人做事是为了履行义务、承担责任等,是有目的的行为。
在战争时期,许多革命先烈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的付出和奉献是出于内心的仁爱和对国家民族的深情,这是“上仁”。而有些人为了朋友之间的义气,帮朋友打架斗殴,虽然也有“义”的行为,但这种“义”是为了满足朋友之间的情感或者其他目的,属于“上义”中有目的的行为。
推崇“礼”的人,如果推行“礼”却没有人响应,就会挽起袖子强迫别人去做。
古代的一些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制定了严格的等级礼仪制度。当百姓没有按照这些礼仪制度去做的时候,统治者就会用强制的手段去逼迫百姓遵守,这种“礼”已经偏离了它原本的意义,成为了统治的工具。
所以,当人们失去了“道”,才会去强调“德”;失去了“德”,才会去提倡“仁”;失去了“仁”,才会去讲“义”;失去了“义”,才会去重视“礼”。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当人们最初与自然和谐相处,遵循“道”的规律时,不需要过多的道德规范和约束。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偏离了自然之道,于是开始强调道德、仁爱、义理和礼仪。比如在商业领域,最初人们以诚信为本,相互信任,遵循着基本的商业道德和规律。但随着竞争的加剧和利益的诱惑,一些人开始违背诚信原则,于是就需要用法律、合同等“礼”的形式来规范商业行为。
“礼”这种形式,是人们忠信之心淡薄的表现,也是社会混乱的开端。那些所谓的预先的认知和判断,只是“道”的表面现象,是愚昧的开始。
一个有智慧、有格局的人,会选择处在敦厚、朴实的境地,而不会居于浅薄、浮华的状态;会选择追求实在的本质,而不会追求表面的华丽。所以要舍弃那些虚华浅薄的东西,选择实在敦厚的东西。
在现代社会中,有一些企业,不注重产品的质量和创新,只注重包装和宣传,追求表面的华丽和短期的利益,这种企业往往难以长久发展。而那些专注于产品研发、注重品质和服务,脚踏实地、务实创新的企业,才能够在市场中站稳脚跟,获得长远的发展,这就是“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的体现。
帛书版《道德经》第三十八章故事情节:
故事(一)
在遥远的古代,有一个国家,它的国君以仁德治国,深受百姓爱戴。这位国君堪称“上德”之人,他的治理并非刻意去追求表面的仁德之举,而是自然而然地顺应天道,以无为而治的方式,让国家繁荣昌盛。
在他的治理下,百姓们安居乐业,民风淳朴。国君不强调繁琐的礼节和规范,而是注重培养人们内心的善良和正直。他深知,真正的“德”并非通过外在的形式来体现,而是源于内心的真诚和对道的遵循。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君的继任者却逐渐偏离了这种“上德”之道。这位继任者自认为不能失去仁德之名,于是开始制定各种规章制度,试图通过这些来维护国家的秩序。他可谓是“下德不失德”,过于注重形式上的道德标准,力求不失去所谓的“德”。
继任者大力倡导“仁”,鼓励人们相互关爱、帮助。在一开始,这种倡导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社会上出现了许多乐于助人的现象,人们之间也显得较为和睦。这便是“上仁为之而无以为”的体现,虽然有“仁”的行为,但并非刻意而为。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不同的价值观开始涌现。人们对于“仁”的理解和实践也变得各不相同,争论和冲突逐渐增多。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继任者又强调“义”的重要性,明确规定了什么是正当的行为,什么是不正当的行为。这就如同“上义为之而有以为”,有了明确的标准和规范。
然而,即使有了“义”的准则,人们对于正当之事的定义又产生了分歧。于是,为了让大家的行为更加统一,继任者进一步强化了“礼”的规范。他制定了详细的礼节和仪式,要求人们严格遵守。可是,当他推行这些礼节时,却发现并没有得到所有人的响应。有些人觉得这些礼节过于繁琐和束缚,不愿意去遵循。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