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内一阵沉默。郑和似懂非懂,还是不大明白皇上用他为帅的道理。 “此番是出使西洋,”永乐说话了,“你的祖祖辈辈都信奉回回教,知晓回回习俗,这一点别人比不了;再一点,和金尚书一样,你是朕的心腹之臣,在外廷不能说的,在内 廷就可以说。”
永乐“心腹之臣”的话让郑和霎时受到了巨大的震颤,他出生入死跟了皇上这么多年, 除了张玉等几个战死的武臣外,皇上没有对任何人说过这样的话,也是第一次称他为“臣”。 他直挺挺地跪着,面色潮润,热血沸腾,钟磐一样的声音又一次在殿里响起:“皇上尽管 吩咐,奴才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这才像心腹之臣说的话,起来吧。”永乐又一次使用了心腹和臣子的字眼,掏心掏肺,说得郑和恨不能也扒开胸膛,向皇上明示自己的一颗赤胆之心。
“听听皇上给你的差事就知道为什么非你不可了。”金忠插话道。
“朕给你的差事有五件,”永乐郑重地说,“第一,宣诏海外,恩及万邦,内安华夏 , 外抚四夷,使四海之内皆奉我大明正朔,共享太平盛世。第二,联络土人牵制帖木儿。平 羌将军宋晟密报,西域撒马尔罕大汗帖木儿扣留我使臣多年,已集结几十万大军要东下攻 我大明。朕不大知其底细,虽命西北疆严兵以备,还不踏实,你率二万余人浮海至古里国后, 若能联络当地番王夷兵从南面策应最好,不一定实战,虚张声势,声势越大越好,意在牵 制。第三,与沿途诸国进行贸易。我天朝大国虽说无奇不有,然天下之大、之奇远非我能 想见。不是有这样一则笑话吗,说南人不信北方有千人之帐,北人不信南人有万斛之舟, 山中人不信有鱼大如木,海上人不信有木大如鱼,何也?见识!朕遣你出使,互市贸易不 仅要奇珍奇宝,奇闻奇事、奇技奇巧也要收集,孟尝君所谓‘鸡鸣狗盗’之辈尽有益也!”
郑和听着,虽觉皇上说的都是肺腑之言,但除了信奉回回教一条,其他的事别的将帅 也做的来,不过,能让一个皇帝推心置腹,该是内官的莫大荣幸了。他不敢插话,垂手恭听。
“为善者善之,为恶者恶之。”永乐语气加重,似有所感,“泱泱中华,声名远播。 偏僻之邦,仰慕我中国文化,或朝贡、或贸易、或久居者,尽力予以方便,再难,也不要 阻挡了其向化华夏之心。不过,去年在三佛齐,还有杀我使臣、阻拦到中国的朝贡者,尔 等倘若和此类妖人邂逅,也不要手软,快刀乱麻,必以剿之为快畅,也为地方除害。第四, 打掉倭寇和海盗之猖獗势焰。虽然朕已谕旨,日本国王原道义也在派兵捕倭,但收效甚微。 倭寇与海盗时而联手横行海上 , 已成蔓延之势。朕所以给你二万余将士,就是要杀一杀倭 盗之嚣张气焰,还朕一个海上清明。第五……”
永乐压低声音,环视左右,见宫女们离得老远,遂说道,“也是最主要的,金尚书知 情,正是朕在外廷不能说的,就是寻访建文足迹。”
郑和心头一震,整日里跑船厂,街头巷尾的议论他知道一些,但皇上把这作为一件重要事项交给他,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
“你大致也听说了,乾清宫大火烧死的,不是建文,是他的皇后,说建文已由鬼道潜 出,浪迹天涯,甚者说已到海外募兵。朕虽不信,却不能不防,他若和帖木儿一类狂徒联 手,是我大明不小的忧患。所以,你每到一处,都要仔细查访,不声张,不打草惊蛇。宁 信捕风捉影,不可疏忽纵之,一举成擒最妥。朕再给你派王景弘等几个熟悉建文的内臣随 着,就好辨识了。”
“奴才明白,肝脑涂地也要办好差事,以报陛下知遇之恩。” 不怕建文一点点募兵,就怕他撞见了帖木儿,一拍即合,事还真就麻烦了。虽然皇上即位后不断遣内官出使,但这一次却不是一般的出使,有军事任务,有秘密使命,哪怕是其中的一件,也不敢小觑,郑和瞬间就有了千钧重担的感觉。 “你且回去准备一下,一要考虑选一个副使;二要找平江伯聊聊,要知道怎样指挥海上庞大的船队;三要更多地熟悉各船性能,以便熟练驾驭,避害趋利。下去吧。” 郑和又磕了一个头,伸展着已经跪得麻木的双腿,退了出去。 杨荣分别到五军都督府和工部找了刘江和宋礼询问、商度,情势看好,他反倒觉得,由自己转述还不如让他二人直陈呢,于是干脆带二人来见皇上。听说是在单独召见郑和, 只有金忠在场,就在门外等着,直到郑和大步从里面出来和三人打了招呼,才由黄俨通禀 后进殿。
“朕听郑和讲,”永乐首先开口,“从钟山就近取材,材质得心应手,进度很快啊!” “应该说是天佑大明,”刘江扯开大嗓门,大手一挥道,“钟山的云杉、油松和棕树又硬又直,好用嘛!皇上犒赏又多,工匠们心气顺 , 劲头高,二年多来,光这京卫的龙江 船厂就造了四十余艘巨船,个顶个的漂亮结实。”
“登过了造好的船?” “臣想着说不定哪日皇上会一纸敕命,叫臣航海西洋或下海捕倭呢,不但登过,每一艘大船完工,臣都要亲自督阵,到长江里航行几十里,好用,非常好用!” 龙江船厂隶属京卫,在都督府刘江麾下。这个船厂是在元代旧船厂的基础上改建的,有很深厚的制造基础和技术优势,洪武年间建造的大小船只少说也在几百艘以上,能工巧 匠多达数千人,连永乐即位后新建的浙江、福建、苏州等几个船厂的匠师都是从这儿拨去的。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