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而且坏事的传播速度一点儿都不比紧急军情慢。
要知道那可是八百里加急啊,皇帝遇袭的消息可比皇帝回京的速度都快多了,甚至和那三位太医接到的命令前后脚传到了京城。
当然了,这个消息一开始只有京城的王公大臣们知道。
只不过后来慢慢流传到了百姓耳朵里,在京的王公大臣们想封锁消息已经晚了,因为皇帝赶路的速度并不快,行商和说书人已经把消息传开了。
皇帝回京,这一路走了近一个月,行商和说书人的速度可比他快。
皇帝遇袭是大事,皇帝回京同样是大事,在京的王公大臣们从皇帝一行人进入京城地界就开始提心吊胆。
近万人的叛军,这么大一股力量居然没人发现,所有人都怕被问责,这么大的失职足够相关人员掉脑袋了。
尤其是当地州牧,郡守,县令,以及驻军将领。
可偏偏皇帝只有解围的当天,责罚了驻军将领和当地县令,而且责罚并不严重。
等郡守和州牧赶到的时候,皇帝已经启程回京,留给他们的只有一句口谕,查清这些人的来历以及背后指使者。
注意,皇帝直说围攻他的‘这些人’,既没说他们是土匪,也没说他们是叛军。
表面上看是在等当地州牧、郡守、县令给一个解释,实际上是想知道这些人的态度。
而皇帝回到京城之后,一众王公大臣也在等皇帝的召唤,可始终没等到。
皇帝平静的在御书房处理积压政务,面对前来请安的皇后以及一众嫔妃也跟以往没什么两样。
所有人都想不通皇帝这是什么意思,世家当道的封建王朝,宫里的嫔妃有七成出自世家。
嫔妃们去请安,世家自然会知道皇帝的情况。
没受伤,没发火,就像围攻事件没发生一样。
甚至官职品阶不够的人都怀疑这条消息的真假。
世家官员虽然没怀疑消息的真假,可他们真的想不通皇帝到底是什么意思。
皇帝回京,第二天肯定有朝会,这些人一直等到晚上,宫里才来人,但通知的仅仅是上朝而已。
从遇袭当地传来的消息,随行的大臣的确认,全军覆没的侍卫队,以及仅剩一个昏迷不醒的贴身侍卫。
这些无一不是证据。
可皇帝偏偏没当天召集他们议事。
皇帝和世家,相互帮忙成就对方,也在相互试探,为自己获取更大的利益。
遇到这种事情,只有当天发怒,才能利益最大化,第二天上朝再发火,这气势就弱了。
这就是世家官员想不通的地方。
第二天一大早,皇帝一反常态的出现在金銮殿,坐在龙椅上看着手里的奏报。
以往他可是最后才出场的人,可今天却是第一个到,身边只有一个王公公。
官职越大的人进金銮殿的时间越晚,有的人甚至只比皇帝早到那么一小会儿。
今天不一样,皇帝是第一个到的,每个走进金銮殿的官员都会被皇帝看一眼,随后继续看手里的奏报。
看不出喜怒,更没有责问,进来的官员只能老老实实待在自己的位置上,然后低着头用眼神交流。
所有人到齐之后,皇帝这才放下手里的奏报,看向一众文臣武将。
“山呼。”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