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教室里仿佛炸开了锅一般热闹非凡。只见同学们在一起,纷纷发表着自己对那个问题的见解。
而天幕下众人也有自己的看法。有些人坚定地认为秦始皇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暴君,因为他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严苛的政策,如繁重的赋税、残酷的刑罚等等。而且这种观点似乎贯穿了整个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历史长河,成为了人们普遍接受的一种看法。然而,还有一部分人则持有不同的意见。他们清晰地认识到大秦帝国能够成功统一天下绝非偶然,必然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所在。比如强大的军事实力、先进的政治制度以及卓越的领导才能等等。正是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才使得秦国最终完成了统一大业。
天幕自悠然踏进教室的那一刹那,上课铃声便清脆地响了起来的时候天幕就已经在猫猫运行下展开了。此时,一场关于秦始皇的激烈讨论如潮水般在天幕上涌动开来。
“秦始皇?哼!那不过是个残暴不仁、杀人如麻的暴君罢了!”一些自小埋头苦读的书生们纷纷慷慨陈词,他们的观念自幼时起便已深深扎根于脑海之中——秦始皇乃是彻头彻尾的暴君形象。多年来所接受的教育与思想灌输,使得他们对此种看法深信不疑。
“确实如此啊!暴秦无道,若不是这般凶残成性,怎会引得天下百姓在秦始皇驾崩之后,纷纷揭竿而起呢?”又有人附和道,语气中充满了愤懑之情。
而那些曾经属于六国的人们,则在角落里暗自嘀咕:“没错,他不仅将六国逐一剿灭,还妄图灭绝我们的文字和文化传统,简直罪大恶极!”对于这些昔日的六国权贵而言,如今沦落到被大秦之人追捕驱逐的境地,心中自然充满了怨恨与不满。然而,就在众人皆对秦始皇口诛笔伐之时,竟也有不一样的声音响起。
“话虽如此,但不可否认的是,秦始皇能缔造出偌大的大秦帝国,必然有着非凡的能耐和过人之处。”这位持不同观点的人士,言辞坚定地表达着自己的见解。。
实际上,内心深处极度渴望了解这些事情的,正是那些曾经显赫一时的六国贵族遗民们。他们至今仍然愤愤不平,无法接受为何一个出身卑微、以养马为生的人居然能够横扫六国,成为这广袤天下的主宰者。对于自身所犯下的过错,他们选择视而不见,而是毫不犹豫地将所有责任统统推卸到他人头上。
至于大秦后续的诸位皇帝,虽然他们有所知晓,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他们妄图从天幕之上获取别样见解的念头。
秦始皇更是迫不及待地想要弄清楚后世之人究竟是怎样评价他以及他一手缔造的大秦帝国的。毫不夸张地说,在这群人中,秦始皇恐怕才是那个最为迫切想要得知答案的人。
就这样,时间悄然流逝,转眼间五分钟便已过去。悠然老师轻轻敲响了黑板,原本嘈杂喧闹的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同学们纷纷停止了说话和讨论的声音。
只见悠然面带微笑,目光径直投向坐在座位上的纪灵同学,并直接开口点名:“相信经过刚才的热烈讨论,大家应该都有了不少想法。那么,纪灵,就由你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吧。”
接着,她又像是看穿了纪灵心中的忐忑一般,柔声鼓励道:“不用太过担心,大胆说出你心里的真实想法就行,就算答错了也没关系。”听到老师这番暖心的话语,纪灵缓缓站起身来,脸上略带几分羞涩与腼腆。
纪灵道:“良好的制度乃是强国之基,秦国之所以能迅速崛起并走向强大,商鞅变法功不可没。这一场变革给大秦带来了焕然一新的气象,其中‘伐木立信’之举更是彰显了大秦国君对臣民的诚信,树立起了政府的威信。此外,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也是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举措。在此之后,所有的官员皆由君王直接任免,如此一来,大大加强了君主集权,使得国家的政令能够更为顺畅地传达和执行,同时也为实现大一统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以及更佳的解决方案。”
悠然听完后微微颔首,表示认同,并示意纪灵先坐下,接着她环顾四周,继续发问:“纪灵方才所说的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确实非常关键,那么还有其他同学要对此加以补充吗?”话音刚落,只见赵丽丽举起了右手。悠然见状,微笑着请赵丽丽站起身来发言。
赵丽丽不紧不慢地开口说道:“依我之见,大秦的吏治精髓还体现在它将诸多重要的行政管理权力,如军事、财政等统统收归到国君手中。这样做不仅方便了君主对地方事务的直接掌控,而且极大增强了君主的影响力,使其政令能够更有效地渗透到民间,深入百姓生活之中。”说完,赵丽丽轻轻舒了一口气,期待着老师的评价。
悠然略作思考,回应道:“嗯,赵丽丽所言极是,差不多就是这些要点了。”
“下面大家看一下PPT,看一下这道题是怎么样分析的。”说完悠然就打开这个题所处的PPT。
依据材料“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挑,甚畏有司而顺”可以得出简朴无华的民风:根据“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梏”可归纳出恭俭敬业的官员;根据“观其士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私事也。不朋党,不比周,倜然莫不通阴而公也”无私的士大夫;根据“观其朝廷,其间听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者”可归纳出社会和谐安定,国家强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废旧立新,其在政治制度上最重要的措施是废除分封制,在地方上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考核。这个制度便于国君直接控制地方,因此,秦国吏治出现了荀子所见“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不比周,不朋党”。地方的行政管理权从世袭贵族手中回到国君手中,避免了地方分割国家的财政、军事、行政管理权,促进了秦国富国强兵和行政高效。
“大家对于这段历史的理解都相当不错,希望同学们课后可以进一步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悠然道。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