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x3qdu.com

第91章 踏灵山,碎莲台,焚尽九天诸佛!

益州,天机院。

夜幕已经降临,但天机院推演室中依然灯火通明。

巨型的八卦大阵横于房间中央,缓缓地旋转着,散发出的灵光照亮整个大厅。

三十二名天机院易术修士分别坐卧于八卦大阵四周,拱卫着中央的负责人罗明先。

他闭目盘腿卧于那里,面前八道符箓漂浮闪烁,直至大阵旋转暂止,浮空的符箓一枚一枚地飘落于地,他这才睁开双眼,注视着符箓组成的卦象。

在联合会议过后,仙佛论道的事已经在官方各部门内被提为第一要务,天机院作为情报中枢自然不会在外。

在会议结束后不久,相关文件便已经秘密递到了天机院总部,全院的精锐易修都被召集起来进行合力推演,试图从茫茫情报之中找到一条出路。

在情报中,佛门此次论道将派出元婴及以上的主持僧侣十三人,随行僧侣百余人,此外还有数位苍天宗中人作为司正。

而这只是他们放在水面上的实力。在这背后,是数以万计的灵山僧侣与罗汉尊者、是一张以佛法为媒介连接起的遍及全国的大网。

即使九黎能奇迹般地在论道场上击败对方,后方的佛门大网必然也会随之被牵动,四方佛陀皆会向此地涌来。

而在这一切大网的背后,又是那个被唤作“净土”的神秘法宝、是那个名为释迦摩尼的绝世大能。

要考虑的因素如此庞大,放在天机院中也属少见。为了这次推演,罗明先已经动用了最精锐的人手,然而结果却不尽人意。

罗明先手指从符箓上划过,所过之处,一枚又一枚特殊的卦象符上显露,那一枚枚符号看在他眼里,却让他眉间的疙瘩拧得越来越深。

这已经是他第十二次推演。这十二次当中他尝试了数种不同的因果组合,将一切可能产生影响的要素都囊括进去,但推演出的结果依旧如一。

——佛门将胜。

天机院是华国超凡体系的大脑。在这种难以抉择路线的大事上,卜卦推演是最值得信任的参考。

而方才的这十二次推演中,他已经将己方能做的行动计划全部试过一遍,但无论官方一边做些什么行动,都无法改变这个既定的推演结果,仿佛这已经是板上钉钉的未来。

以易术修士而言,他已经将能用的手段全部用上,但这推演出的未来显然不是华国众单位想要的结果。

在这种紧要的关头,偏偏那位坐镇天师还不在院内。罗明先并不知晓他的目的,只知道他走之前留下一句模糊的“探望老友”,接着连护卫也不带,就那么大摇大摆地出了门去。

对于罗明先来说,这就像是患有痴呆的老父亲非要独身上街买菜一样,拦也不好拦,坐又坐不住,生怕老父亲丢在哪个角落乃至于被别有用心的人拐了,那天机院的天也要跟着塌了。

罗明先抹了一把头上的薄汗,双眼微眯。

今天这一晚上对他而言真是糟心透了,但他还不能止步。从无数个未来当中找出足以破局的那一个,这是身为易术修士的基本责任。

他捡起地上的符箓,正欲下令开启新一轮推演,却听叩门声响起,秘书的声音从外传来。

“罗总,天师回来了。”

一句话如同强心针,罗明先立刻从阵法间坐了起来,抬眼一看,果真就见穿着便装拿着折扇的人影自门前走入室内,让他心里那根弦霎时松了下来。

“天师!”他眼见着那人的影子,开口道,“您回来就好您如何回来的?”

“自然是坐高铁。”袁天纲打着扇道,“如今凡间这车马着实迅捷,自梁州回益州不过四柱香的功夫,的确方便。”

您坐的哪是高铁啊,那是我的血压。

罗明先心中嘀咕着,到底还是舒出了一口气,又接着道:“您回来的刚好。关于那佛门之事,几小时前上头发来了通告,希望我们帮忙推演,但.”

“此事我已知晓。”

眼见袁天纲微微点头,罗明先正打算开口询问他的意见,却见他走上前去,一手摆了摆折扇。

“孩子们,都散了吧。”他语气随意地道,“那佛门之事,不必再做推演了。”

一句话让室内众人都愣在了当场,罗明先亦然不明所以,思索半天,才开口问道:“您说的不必再推演意思是”

“去告知华国各部,仙佛论道之事不必再多费心思,派遣人手关注华国四面佛门中人的动向即刻。”

袁天纲打着扇道:“我已与周兄有所交流,此番论道他将涉及其中。”

众人相互对视着。他们自然都知道此前是一位“老友”将天师从天人五衰的边缘拉回,也听说过一部分那人的事迹,但这话仍让人摸不着头脑。

“那位前辈将参与论道”罗明先低声品味着这话,“您已经推演过他此番行动的结果了么?”

“不需推演。”袁天纲摇摇头,“他既出手,结果已定。”

他的口气如此随意,方才还陷于推演中的众人都一阵不明所以。

要知道易术是最讲究谨慎的法门,脱离推演想当然是最大的忌讳。但如今这坐于法门巅峰的天师完全未经推演,就如此笃定这个结果?

他那么确定那位“周兄”能颠覆这一切?

心里虽疑问着,但天师下令无人敢质疑。

坐卧四处的精锐们一个接一个地收回灵力,中央的八卦大阵黯淡下来,推演的人手亦一个个退出室内。待到大厅内只剩下师徒两人的时候,罗明先终于耐不住开了口。

“天师,您说的结果已定是指.”

“佛门若真打算行不利之事,那他们此番必遭血光大灾。”

袁天纲望着窗外的夜空:“就如那一千二百年一般——而这一次血光将比过去更胜。”

罗明先望着他的背影,斟酌良久,小心询问道:“一千二百年前.那位前辈也曾与佛门正面交手么?”

这话问的语气谨慎。一直以来,华国各大超凡单位对“释迦之乱”的认识一直十分模糊,而此次论道之事又将埋在水下的一切翻了出来,被掩埋在尘埃下的诸多疑问亦然冒头。

而作为那场战争的真实见证者,袁天纲的口述价值不必多说。他这句疑问代表的不仅仅是天机院,更是背后的整个华国系统。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