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x3qdu.com

左一凡和秦红说的“有点事”,是指打听二狗消息的事。

前几天,他父亲和他通了电话。原来打算这几天就过来,但村长言文不在家,要等他回来再说。他父亲说:

“没事你就先跑跑,打听一下二狗关在哪里?目前情况怎么样?”

左一凡说:“我知道了。我抽空就去找人。他这种情况现在应该不在派出所了。”他又问,“言文去哪啦?”

因为村里人都姓左,称呼起来就不带上姓氏了。

“还不是那些鸟事?去武汉了。金刚被捉了。”父亲又补充了一句,“一个月前就被捉了。”

“金刚?就是二宝家的?”

“就是啊。”

“我记得他不是承包稻田吗?他也‘摸分’了?”

“早就不承包了。稻子又不值钱,那年又被洪水淹了,赔了个鸟精光。”父亲说,“他不是‘摸分’,是做假和尚。”

“假和尚的事不是早就没人干了吗?”

“怎么会呢?不少人还在干着呢!年纪大的,老实的,‘摸分’的不带他们。”

“金刚怎么样了?”

“具体的情况不是很清楚。言文走之前到我家里来了一下,把大致的情况说了说,不过他也不是很了解。去了才知道,他说他会跟我打电话的。”

言文这个人确实很不错,对左一凡的父亲是非常尊重的,村里大事小情都要跟老村长知会一声。有时自己解决不了的事情也要请老村长出面。村里开会也还经常邀请他列席。左一凡父亲对这些不仅不嫌烦,还乐此不疲。只要言文一个电话,他立马三脚并着两步地去了。在村里,他没有丝毫退下来的感觉。他很感激言文。

言文对左一凡父亲那么好,原因左一凡是知道的。言文之所以有今天,每一个人生关键节点都离不开左一凡父亲的鼎力相扶。

第一个节点是言文当兵。

那个年代,当兵和招工招生一样,不是想当兵就能当兵的。当兵也是一个摆脱修地球鲤鱼跳龙门的机会。一旦在部队提干了,就是军官,就能光宗耀祖了。

左一凡记得很多年前村里有一个叫六一的人,小学文化,因为是孤儿,他被部队招走了。孤儿在当时也是一种特殊的身份。六一到了部队后改了名字,叫左振华。他是勤务兵,给首长端茶倒水,打扫卫生。因为人机灵,又勤快,很得首长的欢心。没几年就提干了。

记得有一年他回家探亲,他家里虽然没父母,却有妻子。妻子是镇上的人,有点文化,长得很漂亮,在村办小学当代课老师。他们俩是六一提干后才开始恋爱和结婚的。六一这次回来就是给老婆办理随军手续。

六一这次回村整个村庄都沸腾了。他穿着军装,四个口袋。大家都知道,只有上面两个口袋的是小兵,四个口袋的是军官。他领着老婆挨家挨户地拜访。后面跟着一大群小孩和妇女。孩子里面也有左一凡。

六一见到男的就敬烟,那时香烟还是稀罕物,农村人抽的大多还是旱烟,用烟袋吸的那种。那些男的拿到香烟就像拿到宝贝一样,攥在手里不肯吸。也有吸的,吸一下,拿到眼前看一看,放到鼻子底下闻一闻,那种陶醉跟现在的吸食毒品差不多。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