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一凡没回家,他直接去了“听荷园”。这是校园里的一个庭院。庭院里有一个精致的荷花池。这名字他喜欢。当初取名字的人实在是用心了。晴天是花开的声音,雨天是雨打荷叶的音响,这简直是梵音,不是一个俗人能听得见的!
左一凡有个习惯,写东西不喜欢窝在屋子里,他喜欢找一个空旷而且人少僻静的地方。这个习惯可能是从小养成的。他小时候读书就喜欢钻进村子旁边的树林子里。
院子里很安静。假山水榭,亭台楼阁,还有古木翠竹,楹联古碑,是一个不折不扣标准的园林式庭院。古代这里原本就是一个有钱人的私家宅院。
左一凡是几年前从合肥调过来的。吸引他的,除了答应给他一个正高的职称以外,就是这个学校的环境了。
那天杨院长领着他在校园里转了转,一走进这个园子,他就打定主意了。简直是风流雅致,风情万种啊!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夜市卖菱藕,人家尽枕河。历朝历代,多少个皇帝不都是想方设法到此一游?这里确实是个修身养性和读书的好地方。
妻子尤兰英说:
“就为这个?你也太不靠谱了!”
“还有职称呢?”
“留在合肥就没正高了?领导不都说了,很快解决的。”
“苏州立马解决。再说,合肥的正高和苏州的正高能一样吗?”
“怎么不一样?”
“钱就不一样!”
“你去了,我和儿子怎么办?”
“再想办法呗,找机会你也调过去。”
“我才不去呢!”
尤兰英在合肥一所普通的大专院校里任教,她是教财经的。
那天的讨论不了了之。
左一凡找了个有靠背的木椅子坐下了。不远处的石凳上也坐着几个人,是几个女学生,在看书聊天。这不妨碍他,女人也是一道风景。
他打开了电脑。选题原先也琢磨出了几个,但都没有一个中意的。他想再好好地斟酌斟酌。他不需要再翻书了,一部《红楼梦》全都烂熟于心。
他在电脑上打了几行字:一、在婚恋市场上,林黛玉和薛宝钗,谁才是最佳人选?二、王熙凤是不是一个合格的CEO?三、 “富不过三代”,在中国是不是个铁律?外国也是这样吗?日本那么多的百年老店是如何形成的?
他比较倾向于第三个选项。能够展得开,收的拢。古今中外,逸闻趣事,旁征博引。针砭现实,哗众取宠,可以赢得满堂彩。
秦红则钟情于第一个。她认为第一个切中当前热点,婚恋节目长兴不衰。男女之事,颇有噱头。容易引得年轻人,特别是女生的热捧。
这几个选题好是好,可总觉得有拾人牙慧之嫌。
他斟酌再三,无法下笔。原因还不是在选题上,主要是今天的心绪有些纷乱。刚才办公室发生的事,确实让他有些郁闷。高公泉不去说了,他就是那样的人。左一凡生气的是赵晓娟。
这几年,自从他们俩分手以后,井水不犯河水,相安无事。可最近赵晓娟却有些反常,老是找他和秦红的茬。
赵晓娟和别人的关系都不是太融洽。按赵晓娟的说法是他们欺负她是外地人,实际上是她的为人有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她为人小气,在钱财方面她特别看不开。
她的抠门是出了名的。平时抠抠缩缩,一分钱都不肯乱花。有一次,有个学生得了白血病,全院师生都募捐了。教师规定每人捐一百元,她只肯捐献二十元。她说:
“捐款应该找那些大老板有钱的人捐,我们这些穷教师捐什么呀?再说,国家应该负起责任。”
每次遇到课时费、奖金和科研经费的时候,她都要锱铢必较,一分钱都不肯少拿。有一次,为了报销差旅费,还跑到财务科吵了一架。说住宿费报少了。财务解释,住宿是有标准的,超标的必须扣掉。最后,学校还是用奖金的方式补给她了。
不过左一凡觉得这都没什么。抠门不抠门,是自己的事,该争的总归也要争,不能打肿脸充胖子,成个冤大头!他平时也很节俭,从来不肯乱花一分钱。这大概是外来人的通病吧。
左一凡觉得赵晓娟还是有不少可人之处。这女孩子没什么心机,不是那种苏州人说的“阴硌硌”的人。
她五官虽说不上漂亮,但也不难看。身材很丰满,尤其是胸脯,还是很惹眼的,又大又挺。她除了冬天,衣领的扣子总是有意无意地敞开着,隐隐约约地露着乳沟。学院有许多女教师都很反感,甚至跑到院长那里提意见。说:
“太不像话了!哪有女老师这个样子?站在讲台上,那些男学生还怎么听课啊?”
院长倒不是一个古板的人,说:
“现在是个自由个性的社会,穿着打扮,学校也不好多干涉。”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