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朝之后,吴考官特意找到了林尘,感慨万千地说道:“林大人,下官之前有眼不识泰山,多有得罪,还望大人海涵。这次多亏了大人,下官才能迷途知返,您的大恩大德,下官没敢或忘!”
林尘拍了拍吴考官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吴大人言重了,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如今你能幡然醒悟,我心中甚慰。日后我们还要一起努力,为朝廷选拔更多像刘文清这样的人才……”
与此同时,在京郊的一座幽静书院中,周学士手捧书卷,缓缓走上讲台,目光扫过台下那一张张年轻而求知若渴的面孔,缓缓开口……
周学士在书院中,捋了捋花白的胡须,将手中的书卷轻轻放在讲台上,目光扫过台下那一张张年轻而求知若渴的面孔,缓缓开口:“诸位学子,老夫今日与你们说一说这科举舞弊案……”
他将林尘如何查案,如何明辨是非,最终还刘举子清白的故事娓娓道来,并将林尘在金銮殿上慷慨激昂,为天下读书人请命的场景描绘得淋漓尽致。
“老夫活了大半辈子,见过太多不平之事,也曾迷茫过,彷徨过……”周学士的声音低沉下来,带着几分沧桑,“但林大人让我明白,即使身处黑暗,也要心向光明,即使力量微弱,也要坚守正义!”
他的话语在书院中回荡,久久不息。台下的学子们听得热血沸腾,一个个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们都是来自各地的优秀学子,怀揣着梦想和抱负,渴望通过科举改变命运,光耀门楣。而林尘的故事,无疑为他们树立了榜样,也更加坚定了他们追求正义的信念。
不久之后,林尘宣布对科举制度进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他深知,要杜绝舞弊现象,必须从制度上加以完善。他提议加强对考官的选拔和监督,制定更加严格的考试流程,并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处理考试违规事件。
“科举是选拔人才的途径,关乎国家命运,不可不慎!”林尘在朝堂之上,语气铿锵有力,“我们要让科举制度成为真正公平公正的选拔机制,让天下有志之士,皆能一展抱负!”
他的提议得到了皇帝和大多数官员的支持,改革措施很快得以实施。新的科举制度更加完善,监督机制更加严格,有效地遏制了舞弊现象的发生。
转眼间,又是三年。在这三年里,林尘兢兢业业,为国为民,赢得了百姓的爱戴和官员的尊敬。而他当初推行的科举改革,也取得了显着成效,一批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涌现出来,为国家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林尘和谢婉并肩站在京城的城楼上,望着远处那一片繁荣的景象……
金色的阳光洒在古老的城墙上,为其镀上了一层辉煌的光芒。林尘一身青色官袍,负手站在城楼之上,目光深邃地望着远处那一片繁华景象。街道上人来人往,商贩的叫卖声、孩童的嬉戏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了一曲生机勃勃的市井交响乐。
身旁的谢婉一身素雅衣裙,乌黑的长发用一根白玉簪挽起,清丽脱俗,宛若一朵空谷幽兰。她顺着林尘的目光望去,嘴角微微勾起一抹温柔的笑意:“夫君,你看,这便是你我努力守护的盛世景象。”
“是啊。”林尘轻叹一声,心中感慨万千。回想当初,科举舞弊案闹得沸沸扬扬,朝野上下乌烟瘴气,真正的人才被埋没,百姓怨声载道。如今,经过他的努力,科举制度焕然一新,公平公正得以彰显,一批批德才兼备的青年才俊脱颖而出,为国家注入了新的活力。
“夫君,你为国为民,呕心沥血,如今总算是苦尽甘来了。”谢婉轻轻握住林尘的手,眼中满是敬佩和爱慕。
林尘反手握住谢婉的手,感受着她掌心的温度,心中一片柔软。他转过头,目光深情地望着谢婉,语气温柔:“婉儿,谢谢你,一直陪在我身边。”
谢婉的脸颊微微泛起一丝红晕,她低下头,轻声道:“能陪在夫君身边,是婉儿的福分。”
林尘看着谢婉娇羞的模样,心中涌起一股暖意。他正想再说些什么,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打破了城楼上的宁静。
一名侍卫快步走上前,单膝跪地,语气恭敬道:“大人,宫里来人了,请您速速回府。”
林尘微微皱眉,心中升起一丝不好的预感。他拍了拍谢婉的手,示意她安心,然后转身对侍卫道:“知道了,我这就回府。”
看着林尘离去的背影,谢婉心中隐隐有些不安。不知为何,她总觉得,似乎有什么事情要发生……
回到府中,林尘发现,书房中已经坐着一位不速之客。
“下官参见王爷。”林尘微微躬身,语气不卑不亢。
来人正是当朝的皇叔——宁王。宁王一身华服,面容白净,嘴角带着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林大人不必多礼,本王今日前来,是有事相商。”
“王爷请讲。”林尘心中警惕,表面上不动声色。
宁王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缓缓开口道:“本王听说,林大人最近在科举制度上做了一些改革……”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