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x3qdu.com

第128章 他坦诚的让我有些无法接受三更

“能挣,不过只能挣一点点。”

“啊?”晏殊有些不理解。

宋煊也摆弄着手里的彩票:

“因为前期都是要赔钱推广的,日后有人仿制后,倒是省了不少钱。”

“了然。”

晏殊明白一旦宋煊的这个小纸片真的能赚钱。

那必然会出现一大堆效仿者,那个时候才是真的在血海里厮杀。

只是晏殊不知道笑道最后的会不会是宋煊。

毕竟谁都有一夜暴富的想法。

别说读书人了,特别是许多底层百姓根本就看不到什么发财的希望。

可上几文钱,买上一个虚无缥缈的美梦哄自己开心,倒是让不少人都愿意做一做。

晏殊深知契丹等国都说大宋富裕,可真正富裕的始终是少数人。

大宋许多百姓依旧挣扎在温饱线上,一遇灾全都纳入厢军苟活。

就算是大宋皇室祖上积累的封装库财富已经所剩不多。

再加上有了近二十年的和平,文恬武嬉,权贵以及官员争相斗富,也不是白说的。

再加上连一向善战的辽朝率领大军去教训西夏,都被打的大败,晏殊对于大宋的军队还是有着一定的了解。

他们敢战也敢死,就是没有战斗力。

就算是晏殊他自己也经常写富贵词,不能免俗。

宋煊摆弄着手中的彩票:

“这项玩意说白了就是钻大宋律法的漏洞,所以将来卖的多了,俺打算除了既定的分润给书院,也会给宋城的悲田院分润一些,照顾一下鳏寡孤独,也算是做了善事。”

悲田院这种是唐代搞出来的。

国家拨款,僧人主持。

随着僧尼敛财无度,唐武宗下诏灭佛。

但是这个组织却是保留下来,唐武宗还专门下令以没收的寺庙田产作为开支。

“孟子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晏殊瞥了宋煊一眼笑了笑:

“勒马镇及时雨宋煊的名号当真是没叫错啊。”

宋煊嘿了一声,随即摆摆手:

“晏相公高看俺了,主要是这钱挣的有点黑心,点钱做点好事,俺赚个心理安慰。”

晏殊:???

礁明等人嘿嘿笑出声来。

可以预见如此好赌的大宋百姓遇到这种扑买,会有多疯狂。

晏殊也没想打宋煊竟然说的一点都不冠冕堂皇,一时间愣在原地。

似他这种无赖性子,自己为官多年,都没有遇见过一个如宋煊这般的。

“晏相公不必给俺戴高帽,免得将来发现真相后,对俺的滤镜碎了一地,不如从一开始就告诉你。”

晏殊默默放下手中的彩票。

虽然听起来觉得宋煊很是坦诚,但太坦诚了,许多话都不能让人接受。

不过晏殊很快就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其实在朝堂当中有时候就是这样,不会掩盖自己的目的。

离开朝廷中枢这么久,他都险些忘记了在朝中勾心斗角的日子。

似宋煊这样的人,他指定是在朝廷里厮混的天赋选手。

晏殊笑了笑,王钦若、吕夷简大抵会很欣赏这样的下属。

就是不知道他们这样的人能否接受宋煊不会与他们一条心。

“所以你才要资源后,帮书院解决资金问题?”

“晏相公,这也是俺的一番心意。”

宋煊请晏殊出去,不要在屋子里待着:

“风险是不小,但总归是能赚钱的营生。”

晏殊也不否认宋煊的经商天赋,他摸清楚了这里面的道道。

一旦宋煊公开兑奖人员,那必然会刺激更多观望的人,让更多的人趋之若鹜。

这种事都用不着提前请托。

晏殊到了书房后,瞧着宋煊高价制作的一个箱子。

双面是用透明琉璃,也不知他从哪里高价寻摸来的。

这种玩意便能卖出数百贯。

晏殊再次感叹十二郎家底真是丰厚。

里面放了十个数字的小球,是双动风箱一样,把小气球吹出来。

晏殊拉动风箱,然后风便把小球吹到另外一个小格子里。

“奇思妙想。”

晏殊体验了一二,随即拍拍这个风箱:

“此物与我见过的不一样,风力更大,也是你想出来的?”

“传闻双动风箱是袁天罡创造出来的。”

宋煊倒是也没居功。

只不过这玩意目前还没有在宋朝刊印出来。

直到南宋在崖山被覆灭后,描述双动风箱的书籍才正式刊载出来。

晏殊却是明白宋煊嘴里的谦虚。

这种发明创造一旦托名于几百年前的人,大抵就是宋煊自己创新搞出来的。

此子脑瓜子就是聪慧。

小球制作与蹴鞠并无二法,只不过稍小一些,为了保证公平,过段时间就得换新的。

“如此手法,旁人若想要仿制,怕是也需要一段时间。”

“先手总得要占据一些优势,否则俺不是平白给他人做嫁衣了吗?”

听了宋煊的解释,晏殊总归是放下心来。

他今日来偷偷见宋煊,其实就是想要探探底。

他与宋绶之间的赌约事小,并不想让宋煊这个读书种子在没有意义上的事浪费太多时间。

毕竟官场对于宋十二而言,还是蛮海阔天空的。

宋煊邀请晏殊留下吃饭,他摆摆手,表示公务繁忙,便不多留了。

晏殊自顾自的走了,他准备回去给王曾写一封信报告一下此事。

虽然宋煊与他透底说的过于直白,但也是为了书院筹措资金的大意。

至少在官方说法上,依旧要冠冕堂皇的说法。

既然宋煊决议要把利润分润给书院一二。

那书院自是要扛着这个善意的举动,为宋煊的买卖分担些“压力”。

挂羊肉卖狗肉的典故虽没出来。

但晏殊明白宋煊就是这么操作的。

说破大天去,为应天书院筹措资金这事,也该是晏殊这个知府要去做的事。

如今宋煊主动出谋划策还付出行动。晏殊若是不管不顾作壁上观,他自己个都看不过眼。

代到晏殊走后没多久,范仲淹便来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