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我来当你的背景
宋煊请张亢来此参加聚会。
不单单是为了加强一下交情。
同样也是想要打探一些消息,为自己那彩票店做做前期准备。
初到宋城想要做生意,什么都不做提前准备,定会有不少人前来找麻烦。
宋煊是讨厌突然出现许多麻烦的事。
主要是耽误他学习考公的进度!
闻听此言的张亢,放下手中的琉璃杯:
“不知道十二郎想询问的是哪方面的事?”
“张推官,你知道的,俺是有一帮兄弟要养活的。”
宋煊同样放下手中的酒杯:
“凉浆铺子的利润实在是太低,而且宋城不比俺们乡下,连雇佣闲汉的价格都要贵上几文,故而俺打算换个买卖,先问一问这宋城的情况,再做打算。”
“原来如此。”
张亢是应天府推官,主管判案之类的,也接触过不少财务纠纷。
“宋城最挣钱的营生,还得是京东盐。”
应天府属于京东路,宋太宗化天下为十五路。
张亢又拿起一根肉串边嚼着边说道:
“但是盐这种产业,没有硬关系是经营不起来的。”
“然后便是茶行,这个行业水太深了。”
“十二郎纵然聪慧,可也把握不住,反倒会因为这些琐事耗费心思,没有空闲读书,得不偿失。”
“酒业与丝织业倒是可以进,但竞争太过于激烈,家底不丰厚,很容易被人利用原材料给围剿在里面,导致血本无归。”
“至于种菜园卖菜这种事,你还需要买地,雇佣大批人手,再加上在城外,更是分心,不妥不妥。”
诸如菜园子张青那种是照看园圃的,大相国寺等寺庙也有专人照看菜园子。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大量市民的入住,宋代对商品化蔬菜的需求与日俱增。
北宋专业的种菜户相当普遍,且比种粮户要挣得多。
在此时的运输条件下,大中城市的新鲜蔬菜只能就近生产。
城郊就出现了星罗棋布、大小不一的菜园。
打开《清明上河图,可以发现在即将进入市区的大道旁,张择端就画着大片菜园风光。
宋初名臣张咏做崇阳县令,见一农民买了菜回家,便责问他:
“自己有田,为什么不种,倒去市上买?”
便以其懒惰打了他的板子。
这个故事说明:第一,蔬菜商品化大潮已经波及崇阳这样的小县城;
第二,入宋以后,蔬菜商品化趋势之快,连张咏这样有头脑的名臣也观念落伍了。
蔬菜种植业因市场需求而独立。
蔬菜买卖也便成为获利丰厚的营生。
大相国寺菜园,在鲁智深主管以前,一直被左近“二三十个赌博不成才破落户泼皮”视为“俺们衣饭碗”,“泛常在园内偷盗菜蔬,靠着养身”。
足以见到买菜的利润有多高,菜霸更是垄断一座城。
张亢瞧着宋煊,认真的道:
“十二郎别着急反驳,这都是我用真实案例告诉你的,以我之见,不如开个早点铺,辛苦倒是辛苦点,至少稳妥。”
“毕竟你是来读书的,要避免主次颠倒。”
听着张亢诚恳的话,宋煊也明白。
宋城的水有点深。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