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x3qdu.com

“嗯好!有你这回的答应,六婶哪怕把自己累死,也高兴!”杨平顺难得的开了玩笑,

“瞧你这嘴......赶紧呸呸呸!人六婶忙活成那样了!”梁文元佯装恼了,“当心被六婶知道了!”

“不会不会!六婶才不会生气的!六子的婚事是六叔六婶的心头大事,你真要给六子找了个好媳妇,六婶做梦都能笑醒!”但杨平顺呸了几声,又逗媳妇笑了几回,两人逐渐犯困,叨叨了几句前言不搭后语,就都迅速睡着了......

第二天,梁文元安排了白菜豆腐粉条炒猪肉片,再每人一颗咸鸭蛋,昨天的馒头终于端上了餐桌,晚饭则是蒸南瓜饼,一人一碗骨头疙瘩汤;

第三天,梁文元安排了骨头汤打底,加了豆腐丁、萝卜丁、猪肉丁等各类颜色的小丁块的卤子,每人两大碗打卤面,晚饭则是第一天剩下以及当天新蒸的猪肉菌菇馅的包子;

第四天,梁文元安排了素炒豆芽、西红柿炒鸡蛋、蒜泥蒸茄子,每人两个大馒头,晚饭则是猪肉白菜馅的饺子;

第五天,梁文元安排了骨汤臊子面,晚饭则是蛋炒饭加香煎豆腐;

第六天,杨家施工基本结束,杨平顺做主,把剩下吊在井里的包子、饺子全都热一热,再来碗疙瘩汤,就差不多结束了,剩下的一些杂活与收拾,杨二田、杨平顺父子俩包了。

梁文元与六婶终于松口气,还不到十岁的六妹都拍拍胸脯说,终于结束了!不然天天琢磨用什么菜真的费脑子!怪不得大家都愿意夏天盖房子呢,至少各种菜是真的不缺啊!这几天的饭菜虽然量不算太大,但天天琢磨新花样真是够累的了!还好,汉子们都不挑,有点荤腥大家都很满意......

新灶房,加了两个灶眼,其中一个跟杨二田那屋的火炕相连,杨二田要全家人在这个灶眼上烧水,少点烧柴,一直别歇火;另一个则是备用,时不时烧一下,别堵住就行,等着猪真的多了,或者农忙时再用;最后的老灶眼,则依旧是梁文元做饭用的,这下子灶房宽敞很多,全家都决定,以后都在灶房里吃饭了!冬天这么暖和......至于夏天?夏天热了再说吧!

为了这新灶眼,杨平顺还特意跑去铁匠铺,买了一口明晃晃的新铁锅,把旧铁锅放在新灶眼上,新铁锅放到老灶眼上......实在是舍不得买两口啊!毕竟一口铁锅齁老贵!足足花了一两银子!都能当聘礼用了!只能去抱了个大陶罐放在另一个新灶眼上了。

隔了几天,梁文元特意蒸了几锅花馍,让杨二田爷孙仨给来家里干活的几家里送去,也算是庆祝这次的破土动工圆满结束!

杨二田、杨平顺歇了几天,在家盘算了一下账本,连带着扩建灶房、火炕与猪圈,各类材料费、人工费,再加上一口铁锅、一口陶罐,其他七七八八的费用算起来,竟花了三两银子!算完账,杨二田就把目光放在了猪身上......琢磨着怎么着也得从剩下的四头猪身上赚回来这三两银子啊!

杨平顺很是感慨,他终于知道了为啥农户家盖房子是大事了!想他家盖房子用的还不是青砖瓦呢!更不是红砖瓦,还仅仅是扩建一下,就花了三两......若是以后真的盖上了瓦房,那岂不是得五六十两?

捂了捂心口,又觉得这三两银子花的值!毕竟三分之一是那口新铁锅!一口重达二十斤的铁锅啊!后来又听媳妇念叨才知道,江南那片人多热闹地方,铁锅没这么贵,完全用不了一两银子,西北之所以贵,可能就是人少铁贵?媳妇不是念叨她老家那口铁锅花了七八百文钱吗?

但贵有贵的道理啊!杨平顺就是觉得新铁锅炒菜更好吃......

梁文元倒是对那口陶罐产生了兴趣,试用了几回,她觉得她还是别折腾这新物件了!除了蒸馒头,她还是继续使用铁锅吧!再便宜也是花钱买来的!

天还没完全冷,杨二田又跑了一趟胡家村,找胡村长帮儿媳打听了一下茶叶情况,又去了胡牛倌那里请教了一下母牛的产后护理,毕竟他家母牛新年期间就要生牛犊了!还从胡村长家买了点茶叶拿回家,先卤了三十个茶叶蛋,初五这天,父子俩赶着牛车去了县东边的大集,让茶叶蛋试试水,顺便让麻婶打听一下合适的姑娘,好给六子说媳妇,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