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x3qdu.com

皇帝刘禅一阵沉吟,尚未发话,益州从事李邈当即出班奏事:“陛下,臣益州从事李邈上奏——魏贼一贯居功自傲,藐视同僚,丞相刚刚故去,尸骨未寒,魏贼便举兵造反,其罪当夷三族,以儆效尤!”

蜀汉劝学从事谯周当即也出班奏道:“臣附议。”

先前出班奏事的李邈,出身蜀中豪族李氏,兄弟三人被称为李氏三龙,而李邈却是其中最为桀骜不驯者,什么事情都爱出头,且经常因为嘴巴惹事。

当时刘备入川之时,刚刚拿下益州,自领益州牧,元旦酒会上,李邈借着喝了二两酒之际,大庭广众之下,直接对刘备说:“益州牧(刘璋)本来想请同为汉室宗亲的您来帮忙御敌,最后可倒好,敌人没有来,您却反客为主,成为这里的主人。我个人觉得您这样做很不地道!”

刘备差点被他气哭了,“给你丫脸了!”

当即毫不客气地反唇相讥道:“你觉得我不地道,你可以帮他打我啊,为什么还要投降我?”

李邈当即就回怼了一句:“我不是不想帮他,只是我能力有限罢了。”

这意思就是,假如我能力足够,我肯定帮他干死你!

刘备当时就想将这厮杀了,以儆效尤,但一则有诸葛亮求情,二则李家是蜀中豪门,兄弟几人声名显赫,自己这才刚刚入蜀,便杀大族子弟,不合适,故而,不得不饶了他。

此次站出来的谯周,与李邈相比,虽然家族势力小了些,但就本人的影响力而言,却高出李邈许多许多。

“好了,蜀中孔子都耐不住寂寞了,这下子,就有得好戏看喽……”

谯周为蜀中文化大家,号为第一,被时人称之为“蜀中孔子”。

并且,这谯周还是当世着名的史学家。

后世我们熟知的《三国演义》的作者陈寿,就是他的学生之一。

谯周颇爱研究天文历法,在天象学说这一块,亦堪称三国第一人。

总之,这是一个在蜀中在外地都有着诸多“第一”头衔儿的大牛!

诸葛亮于五丈原病逝,消息传来成都,谯周当时正好在家,听闻这个消息后,也不申报,随即前往北地奔丧。

时有后主诏书禁止大臣前往奔丧,但因为谯周行动迅速,得以提前离开成都,到达前线。

谯周是蜀中大臣前往北地奔丧第一人。

也是唯一人。

这是谯周率直的一面。

但谯周却也是益州土着势力的带头人之一。

甚至,用“教父”“先知”这样的词来形容其在益州土着们中的作用和影响力,都不算过分。

在杨仪的逻辑认知里,李邈是蜀中李家的代表人,谯周更是益州势力里超越李严之上的首屈一指的代表人物。

“这二人的出头,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对我杨仪的支持,这是否就代表了益州土着们的态度呢?是否摆明了从今以后,益州帮会站我杨仪的台?”

不管他会不会,此时杨仪的心里有点得意,但也有些惴惴不安。

他不相信自己竟然有如此好运。

但从另外一方面来说,益州帮不站他杨仪的台,就意味着会拆他杨仪的台。

那么,在此大势之下,他们有谁可以站出来与自己打擂台?

李严么?

若真要论资历,论能力,李严,还真的是一个不错的人选。

想到这些,杨仪的心里不免有点毛躁了。

还有,陛下那里,会是什么态度?

他太了解当今的皇帝陛下的性子了——宽厚仁慈,但却懦弱,耳根子软。

自己和李邈谯周三人的联袂上奏,颇有点逼宫的架势了,按照杨仪对陛下刘禅的了解——他不同意,也得同意!

但相比诸葛亮当初的义正言辞也好,盛气凌人也罢,反正,杨仪的内心,的的确确还是有点气馁。

当初诸葛丞相执政之时,无论大小事情,对皇帝陛下奏报,其实只是相当于“知会”一下而已,哪里用得着自己这样的,一下子就上来三个大佬级别的人,给陛下做思想工作顺便为他打气的?

谯周之后,再无奏报的声音发出。

朝堂之上,除了大臣们的粗壮的呼吸声之外,再也没有别的任何一点声响发出。

杨仪很奇怪。

其他人怎么都无动于衷了呢?

他们怎么能无动于衷了呢?

蒋琬,费祎,董允、李福……他们怎么能做到如此淡定无动于衷?

莫非自己做错了什么?

莫非反贼魏延不该杀么?

莫非谋国罪人不该夷三族么?

要知道,魏延谋反,证据确凿,人证物证都在啊。马岱马守义那厮亲手斩杀的,还能有错么?

人头,不是都已经带回来了吗?

朝堂的氛围,已经不能用“庄严肃穆”这个词来形容了,而是沉闷、压抑。

对于杨仪而言,却并非如此,他觉得,这氛围,是……诡异。

诡异得一塌糊涂!

三人站在议殿中央,一时也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更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了。

皇帝陛下一向都是顺水推舟的柔弱性子,今天,这是怎么了?

许久之后,才听见高高在上的皇帝陛下刘禅沉声道:“诸位爱卿,相父灵柩已到成都,还是先把相父的后事料理清楚了,再言其他。”

值守太监一嗓子:“散朝——”将众人解放了出来。

于是,一系列与治丧有关的旨意便陆陆续续颁布下来——

朝廷组成最高级别的诸葛亮治丧委员会,蒋琬任诸葛亮治丧首席负责人,费祎次之,予以协助,其他官员,任其调度。

边关将士俱戴孝。

民间禁止婚庆事宜,为期一月……

然后,散朝。

蜀汉帝国后诸葛亮时代的第一次大朝会,就如此……结束了。

诸多人物意料之中的、计划之中的、预谋之中的……分利大会,在皇帝刘禅的一句中中,彻底流产,化于无形。

风起,雨落。

这是深秋初冬时节的成都的第一场雨。

乍寒。

还暖。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