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清晨,天色刚刚破晓,苏晓悦还沉浸在甜美的梦乡之中,被隔壁传来的王氏那凄厉的哭喊声给硬生生地吵醒了。
听到声响的苏晓悦不敢有丝毫耽搁,匆忙穿上衣服,动作麻利地搬来一个凳子,放置在围墙边。她踮着脚尖,伸长了脖子,置身于吃瓜第一线,迫不及待地想要看个究竟。贴心的悦悦还为这场“好戏准备了瓜子和奶茶。
苏晓悦全神贯注地盯着眼前的场景,只见苏大山那挥舞的拳头如雨点般落在王氏的身上。
苏婆子背对着苏晓悦站在屋内,嘴里不停地骂骂咧咧:“大山,她要是不听话你就往死里打她,像她这种伤风败俗的人在别家那是要被浸猪笼的。昨天让她在床上躺了整整一天,今天还不下地干活,给我狠狠地打,打到她乖乖听话为止。”
事情的最终结局是王氏被打得鼻青脸肿,顶着一张宛如猪头般的脸,一瘸一拐、步履蹒跚地朝着厨房缓缓走去。
一大早就看了这么一场精彩“好戏”的苏晓悦心情愉悦,哼着欢快的小曲,从悦悦手中接过牙刷,仔仔细细地刷了牙,洗了把脸。
十几岁的小姑娘,正值青春年华,那脸蛋娇嫩得仿佛能掐出水来,即便不涂抹名贵的化妆品,也依旧散发着迷人的光彩。
洗漱完毕的苏晓悦脚步轻快地来到厨房,顺手拿了一块刚出锅、还热气腾腾的饼子,跟邹氏打了声招呼后,就背着她那沉甸甸的背篓朝着镇上急匆匆地赶去。
路上,她心里不停地盘算着等会儿要买些什么东西,以至于身后赶车的杨爷爷大声呼喊她,都没有听见。
杨爷爷家里有一辆牛车,每逢镇上赶集的日子,老杨头就会赶着他的牛车在路上招揽客人。距离远些的客人给两文钱,距离近些的给一文钱。老杨头赶着牛车把人送到村口,要是遇到买东西多的人家,他还会热心地把人送到家门口。悦悦小时候在家常常吃不饱饭,没少去老杨头家蹭吃蹭喝。
杨爷爷走上前,轻轻拍了拍苏晓悦的肩膀,指了指自己身后的牛车,豪爽地对着苏晓悦招呼道:“丫头,上车!”
苏晓悦也丝毫不客气,跟着车子跑了几步,然后一个加速冲刺,稳稳地坐上了牛车。
她从怀里的布包里拿出一块饼子,递给老杨头,微笑着说道:“爷爷,您尝尝我娘烙的饼子。”
老杨头也毫不扭捏,从苏晓悦手中的那一大块饼子里掰下一小块放进嘴里,不住地称赞道:“悦丫头的饼子可真是香啊。”
苏晓悦又掰下一大块饼子,塞到老杨头的手里,亲切地说道:“好吃您就多吃点。”
祖孙俩一路上有说有笑,赶着牛车往镇上赶去。路过隔壁村的时候,还拉上了隔壁村的几个婶子。苏晓悦听到一个婶子背篓里传来“吱吱吱”的声音,好奇地问道:“婶子,您这背篓里装的是什么呀?是要拿到镇上去换钱吗?”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