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阳光炽热而明媚,华大的校园里弥漫着一种即将离别的气息。暑假支教活动即将拉开序幕,对于即将踏上这段旅程的志愿者们来说,心中既有期待也有忐忑。学校为了这次支教活动,特意派出了经验丰富的张老师作为带队教师,并承诺报销每位志愿者五百元的往返车费。然而,这一切的准备工作,似乎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
在支教前的一周,志愿者们被集中在华大进行训练。每天清晨,伴随着第一缕阳光,他们便在校园的林荫道上开始了晨跑。晚上,则是紧张而充实的晚课讨论和说课演课。白天的时间,则被安排得满满当当,包括各种团队建设活动,以及一项特别的——在校园林荫道上征集签名支持支教的活动。
容小花是这次支教队伍中的一员,她性格开朗,乐于助人。这天,她正热情地向一位ABC(美籍华裔)男生解释签名的意义:“你看,每多一个人的签名,就多一份对山区孩子们的支持和鼓励。这不仅仅是一个名字,更是一份爱心和承诺。”
男生却显得有些不以为然,他挑了挑眉,质疑道:“可是,这些签名真的能改变什么吗?它们又能给那些孩子带来什么实质性的帮助呢?”
容小花一时语塞,她没想到会有人如此直接地质疑活动的意义。这时,旁边的一位女生也插话进来:“是啊,我感觉这个活动有点形式主义。我们是不是应该做一些更实际的事情?”
容小花心中有些不悦,但她还是耐心地解释道:“签名只是一种形式,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的人关注到支教这件事。而且,这也是我们表达决心和信心的一种方式。”
就在这时,一位社会系的老师匆匆走来,神色凝重地对容小花说:“小花,我刚接到消息,你们支教的地方爆发了禽流感。你赶紧跟张老师汇报一下。”
容小花闻言,心中一惊,连忙找到张老师。张老师听完汇报后,立刻召集所有志愿者开会。在会上,他神情严肃地说:“同学们,我刚刚接到消息,我们支教的地方爆发了禽流感。虽然目前情况并不严重,但出于安全考虑,我给大家一下午的时间来决定是否继续参加这次支教活动。无论大家做出什么决定,学校都会尊重你们的选择。”
会议结束后,志愿者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议论纷纷。有人担忧禽流感带来的安全风险,有人则对学校事先没有做好充分调查表示不满。范恒和容小花对视一眼,彼此眼中都充满了坚定。他们决定继续参加支教活动,尽管有人猜测他们可能会因为害怕而选择退出。
下午的统计结果出来了,果然有一部分同学选择了退出。张老师看着名单,轻轻叹了口气,然后说道:“我知道这次禽流感的事情让大家很担心,但我也必须告诉大家一个真相。其实,这次支教队伍比较难带,学校为了考验大家的决心和团队精神,才借禽流感传言来试探大家。实际上,云英村的情况很安全,大家不用担心。”
容小花闻言,心中五味杂陈。她对学校这种做法感到失望,但同时也理解学校的苦衷。在范恒的劝慰下,她逐渐释然了。范恒拍了拍她的肩膀,笑着说:“小花,别多想了。既然我们已经决定要继续,那就全力以赴吧。我相信,这次支教经历一定会成为我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临行前的一天,当地的报纸对这次支教活动进行了采访。容小花和范恒作为志愿者代表接受了采访。容小花面带微笑,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这次支教活动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我希望能够用自己的知识和力量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们。”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