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是贬到琼州,但是陛下还算仁慈。
至少没有罢官,锦衣卫千户的头衔还在。
这对于张府可是大恩典!
不仅每个月还有俸禄可以领,而且头上还有个朝廷锦衣卫千户的乌纱,一路上也不担心被西厂的犬牙做掉。
古往今来,不知道多少人罢官之后,朝廷不管不问,被对手整死在回乡的路上。
杀一个平民和杀一个朝廷的人,性质是不一样的。
他们路上,不惹麻烦,就不会有麻烦!
……
陛下也算宽厚,也没让大张即刻启程,只说尽快前往。
这也给了张家缓了口气的时间,还能置办点有用的东西。
尤其是药材!
……
京城,张府
张山风指着箱子里的东西,劝大张:“大哥,琼州如果真像你说的那么荒凉,这些东西你运过去干嘛?
一点用都没有,都卖了吧!”
整整几大箱子里面都是字画,古玉,瓷器等等古董。
这些东西适合收藏,却不适合长途运输。
这些易碎品运过去,搞不好连“全尸”都没有。
大张一脸肉疼,非常舍不得:“这些可是英国公他老人家以前赏的,很多东西据说是皇家贡品,甚至是御赐的!”
难怪一家子文盲,全是名字都不会写的人,会有这么多字画,古玉之类的。
原来是不懂装懂的国公爷送的!
大张显然不想卖,虽然不懂字画,也不喜欢收藏瓷器,更无所谓美玉。
但毕竟是好东西,他舍不得卖。
他知道:国公爷出品,必属精品!
很多东西都有附加值,字画尤盛,被国公爷珍藏的,就算是张山风画的,价值也会提升几个台阶。
张山风很耐心的解释,“此去琼州不仅六千里长途跋涉,而且还要飘洋过海,字画沾水就废了,美玉中看不中用,瓷器可经不起这般波折,还有这些檀木家具就……
如果非要运过去,你想给它们留给全尸都很难,咱们还是别太残忍!
这是去穷乡僻壤,路途遥远,颠簸不已,需要带些有用的东西,该扔的就扔,该卖的就卖,别在路上弄坏了,反而卖不了价钱了。”
坏了,可就不值钱了!
说那些有的没的没用,只有说不值钱,会贬值,普通人才会有觉悟。
大张终于脸色变了,赶紧拿去牙行了。
跑的比马还快!
只能说,英国公对老张家还是不错的,随手赏赐的东西,还是蛮值钱的。
大张一趟跑下来,兴奋的告诉张山风,“风弟你说的没错,那些东西卖了三千两,比之家里的现银还多!”
只见有人抬回来几个大箱子,福伯正指挥着安放。
张山风感慨了一句:怪不得自古以来,人们都喜欢古董,原来古董这么值钱!
这每年的888大礼包,没白送!
另一边,周氏正在整理家里,张山风又跑来了。
张山风指着周氏的箱子:“大嫂,琼州天气比京城炎热,这些东西一点用都没有,别整理了,都卖了吧!”
几大箱子的棉被,棉袄,锦绣绸缎等等,这些拿到当铺,还能值不少钱。
尤其是锦绣丝绸,都是按两计算的好东西。
好东西,就应该分享给别人!
所以——卖了吧!
周氏不舍得卖掉,这些看起来很新的家当:“瞎说,琼州那般荒凉,这些都卖了,万一到时候下雪,岂不是又要花钱置办。
咱们小户人家,经不起这般折腾。”
好节约的大嫂!
娶媳妇,就得……
呸!
这叫抠!
可不能娶这样的!
不然别说跟姑娘聊天的钱,恐怕青楼的门都进不了,连喝杯酒的钱,都被管的死死的,比如大张!
张山风见周氏不信,不由得拉来了大张,“大嫂要是不信,可以让大哥去衙门打听打听。
我听寿哥说,琼州没有冬天,那边冬天跟京城初夏差不多,暖和着呢。”
周氏一脸不信:“那琼州的夏天呢?”
信你个鬼哦!
张山风思索了一下,倒是认同:“夏天不知道,不过可以多备一些硝石。”
于是说完,就寻找福伯,准备购买硝石。
相比京城,琼州夏天很热,却没有想象的那么热。
张山风是知道的,但他没说。
他需要硝石的原因:硝石可是制作火药需要的。
周氏见状,将信将疑的让大张去打听。
结果就是棉被什么的,毛毯什么的,丝绸什么的,都被卖了,买了许多布匹。
……
账房,好多银子!
张山风指着福伯看守的几大箱子:“我说老头,你是不知道吧,琼州物品匮乏,人烟稀少,你守着这么多银子,又不能吃!
把这些银子都花掉,买点有用的东西吧。”
里面都是白花花的银子,以及珠宝首饰,珠光宝气,煞是好看。
福伯呆若木鸡:“都花了?买什么?”
这里面可是张府全部的家当,足足六千两之多!
这可是张老三一家,两代人的积蓄。
现在张山风一张嘴就要全花掉,让福伯血压暴涨。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