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么天资卓绝的父亲,这孩子却只读过扫盲班。自己儿子只读到初中,也好不到哪去啊!子侄这一代,因为历史原因,没能在受教育年龄好好读书,在学业上已是荒废了。如果他们能从商业领域走出一条路来,自己也能聊感慰藉了。
两人又闲聊了会家里的事,赵常跃将自己碰到的难题、疑惑都跟姨父赵卫东说了,请教对方的看法。舒卫东亦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直到舒玉梅喊他们吃饭,两人才停下话头。
赵常跃在姨父家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就回村了。他这次没有拿现金,打算等规划好了再来一趟。
而留在村里的赵予舒也没闲着,她领着两个表弟在村里溜达。但凡看到人多的地方,就凑过去旁听。
那些小媳妇喜欢三五成群,带着鞋垫、鞋面之类的物件,一边做着手上的活计,一边闲聊。
“啧啧,我们的老村支书可真有本事,前两日赶集,我瞧见他又去银行存了两万块钱。”
中年妇人向路华满脸羡慕,咂着嘴说道。她男人是家中最小的儿子,嫁过来时公婆年龄都大了,也帮衬不了什么。家里没什么收入,她只能省着点,不管是一粒果子还是一颗糖,都舍不得放出家门。
一听说村里谁家赚了大钱,她这心里就闹得慌:咋不是自己有这个好运呢?若不是知道打劫会被抓,她恐怕早就动手扒拉到自己手里了。
“老支书早就讲了,是他承包的果园今年柑橘收成好,他把果子拉到远地方卖了个好价钱。”
赵自立媳妇补充了最新消息。她男人是泥水匠,有手艺能挣回几个活钱,比种地要好上一点。毕竟家里有两个儿子,平日里她也是精打细算。她对谁家有什么赚钱的门道极为关注。
赵予舒插了句:“真让人羡慕啊。还是做村支书家的孩子幸福。”
刘娜英回应道:“可惜他家只得了个哑巴儿子。”她老公和赵自立是亲兄弟,但她这人比较本分,一向闷头干活,话不多,一开口大多说的都是实情。
“要说做谁家孩子幸福,肯定还是法官那一家子命好。”高满英接过话茬:“人家每个儿子都有正式工作,娶的媳妇也被安排进了不错的单位。一家子不用种地,月月有钱拿,日子过得舒舒服服。”
她男人和赵林叶是亲兄弟,也不是踏实干活的主。真羡慕能嫁进法官家做儿媳的女人!结了婚就安排工作。可惜她没那个好命。公婆只会两个手指的“活计”。
家里有两个儿子,男人不靠谱,她只得多长几分眼色,时刻留意着赚快钱的机会。可作为一个女人,她还能靠啥赚钱呢?瞄了瞄自己的身体,不禁叹一口气:只剩这几两肉了啊。
......
接连两日和小媳妇扎堆凑在一块儿,还真让赵予舒用这种方式打探到不少有用的消息:
现在村里资产最丰厚的人家当属老支书。他家只有一个哑巴儿子,即便拿到开店指标也无人干活。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