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刹海,在60年代,不仅是青年男女约会相亲的地方,更是一个名声在外的钓鱼胜地,以其丰富的鱼类资源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吸引着众多钓鱼爱好者前来。
沈莫北听说那里常常人满为患,比如对门的闫埠贵就经常去那里钓鱼,不过他没有自行车,又舍不得坐公交车,经常腿着去钓鱼,这也是他为什么这么想买自行车的原因。
等沈莫北到什刹海的时候,岸边不少钓鱼点已经围了不少人了,都紧紧的握着鱼竿,静静的等待鱼儿上钩。
沈莫北看着这庞大的钓鱼队伍,不由得有些感叹,这个年代,出来钓鱼的目的和后世可不一样。
后世钓鱼佬大部分人享受的都是钓鱼上来的快感,因为喜欢吃鱼去钓鱼的人可以说是少之又少,不少钓鱼佬都不爱吃鱼,钓到鱼还会放生,花钱还不要鱼,也不知道图什么。
这个年代,物资匮乏,人们生活拮据,物资匮乏,趁着休息日出来钓鱼,最重要的目的是改善一下伙食,毕竟鱼肉也是荤腥啊,要是钓上大的,说不定还能换点肉票、布票回来,补贴一下家用。
沈莫北四下打量了一番,果然看到了闫埠贵,这家伙正坐在湖边,手里握着一根老旧的用竹竿做的鱼竿,目不转睛的盯着湖面,眼里只有鱼漂,完全没心思搭理周边的人。
这钓鱼的姿势和专注度,要是不知道情况的人还真会以为是个钓鱼大师来。
不过沈莫北对他钓鱼的底细清楚的很,听王美芬说这家伙虽然基本只要休息日都会来钓鱼,但不过最多就钓点小鱼,甚至经常空军回家,很明显是钓鱼技术不咋地,是个外强中干的家伙。
正看着来,闫埠贵那边突然有鱼咬钩了,他眼神一亮,赶紧一抖鱼竿,恨不得把浑身力气都使上,不过很可惜,甩开上的只有空气,甚至就连鱼饵都被吃光了。
很明显这种情况时有发生,闫埠贵也习以为常了,嘴里暗骂了一句,赶忙把鱼饵补上,继续把鱼钩甩到湖里,继续等待着鱼儿上钩。
沈莫北现在有大师级的钓鱼技术,自然看出来这闫埠贵技术稀碎的很,怪不得一条大鱼都钓不上来。
他也懒着再看闫埠贵在那做无用功,把自己带的东西收拾出来,开始配置打窝的饵料了。
这个年代大部分人钓鱼用的钓饵都是挖的蚯蚓,毕竟那是无本买卖。
沈莫北钓饵也是用的蚯蚓,这还是他在自己的跨院里面挖的。
蚯蚓这个年代也是最好的钓饵了。
除了钓饵以外还要有打窝的饵料,不过这个年代的人钓鱼一般都不打窝,一根鱼竿全靠莽。
沈莫北自然不会这样,他自己脑海中现在有无数种钓鱼打窝的饵料配置,他从中挑选了一个最便宜的,用糠为主料,加了点蚯蚓,一下子配了半盆,正好够今天用了。
挑了一个背阴有风的好位置,沈莫北拿出带的小板凳坐下,撒下钓鱼饵料,甩下鱼竿,开始了这个年代的第一次钓鱼之旅。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