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西来顺吃饭,自然要吃这里最有名气的“马连良鸭子”,这也算西来顺的镇店名菜。
马连良,着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大师,因为和西来顺主厨褚祥有过一段过命的交情。褚祥这位御厨出身的主厨为了感谢马连良,特意自创了这道“马连良鸭子”。
这道菜也是名不虚传,味道十分不错,马连良十分爱吃,当时马连良可是四九城出了名的美食家,他还是四大须生之一,有他出面力捧西来顺,西来顺自然名气大噪!一时间风头无两!
西来顺餐馆里褪色的“为人民服务”标语,服务员用算盘结账、涮羊肉铜锅,处处体现着七十年代末期的时代特色。
何雨柱一家八大七小走进东来顺的大门。
孩子们一个个穿着崭新的衣服,可爱至极,除了何妍希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其他孩子还是很向往这次聚餐的。
没办法,何妍希打小就跟着何雨柱,吃遍四九城所有美食,这西来顺她也来了好多次。
西来顺的玻璃窗蒙着层水雾,跑堂的刘师傅远远瞅见这一大家子,手里的铜壶险些泼了水。
“何师傅!今儿个什么风把您吹来了?”他撩起白围裙擦掉柜台上几个花生壳,目光扫过那群鹌鹑似的孩子,“里边请、里边请,正好有张大圆桌。”
孩子们挨着雕花木椅边坐得笔直。老六何妍丽伸出小手指头戳了戳铺着暗红桌布的转盘,被何妍希拍了下手背。
何雨柱翻开蓝皮菜单,油渍斑驳的封面上“为人民服务”几个金字已经褪色。
“那个马连良鸭子先要个两只。”何雨柱开始点菜,
王玉莹拉了拉何雨柱衣袖,何雨柱故作没看见,继续,“炮糊、牛扒肉条、羊扒肉条各一份,醋溜木须多搁木耳,荔枝虾肉做甜口,再来一份酱羊头......”
跑堂的铅笔在点菜单上游龙走凤,“何师傅,您看这酱羊头要现拆还是……”
“要整个的。”何雨柱想了想开口道,“再给上两份涮羊肉,铜锅子。”
他说着,瞥向角落的老四何炎岁,那孩子正把掉在桌上的芝麻粒沾着口水往嘴里送。
最先上桌的是荔枝虾肉。红艳艳的虾球堆成小山,每个都裹着晶莹的芡汁,顶上插着用萝卜雕的荔枝叶。
孩子们齐齐咽口水,却没人动筷子。直到王玉莹用勺子给每人分了三颗,碗底还剩两个孤零零的虾球。
何雨柱发现这量好像不太够,赶紧把跑堂的刘师傅喊过来,再要了一份虾肉。
炮糊端上来时飘着焦香,葱段在滚油里炸得金黄。
老三何炎安刚要伸筷子,何妍希直接拦住:“这个得配着吃,看姐给你打个样。”
说完,何妍希便夹起一筷子炮糊裹在薄芝麻饼里,吃了起来。
何雨柱也没出声,就看着何妍希在那吃,面香混着羊油香在桌上漫开,孩子们有样学样,卷饼的窸窣声像春蚕啃食桑叶。
王玉莹也是跟着弄了一个,开始喂老八何炎龙。
许久,菜终于上齐了,马连良鸭子压轴登场时。
“希儿,还记得这道鸭子吗?”何雨柱故意问道。
“嗯,我记得!”何影响点点头,说道,“爸爸讲过的,这是西来顺的名菜,用的是戏曲大师马连良的名字,是褚祥大师傅发明的。先要把鸭子腌够十二个时辰,还有烤的时候还得刷蜂蜜水!对不对啊?爸爸。”
“嗯,不错,吃吧,吃吧。”何雨柱笑道。
何雨柱发话了,孩子们就开始动起手来,两只鸭子,并不大,八个孩子吃,一下子就分的差不多了。
铜锅子咕嘟咕嘟冒着泡,几个小的吃的满嘴都是油脂,王玉莹擦都来不及,擦完这个,那个又沾上了。
何雨柱也只是笑笑,没有多管,继续抱着老六何妍婷在那喂食。
不久,孩子们吃饱喝足,何炎安、何炎平就领着老四、老五下了椅子,玩闹去了。
何妍希则在一旁帮王玉莹抱着老八,王玉莹则开始收拾老六何妍丽,刚才吃东西,老六把衣袖口压在菜上,全是污渍。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